
杉子,中药名。为杉科杉木属植物杉木Cunning升父赶级八孙即个hamia lan来自ceolata (Lamb.)Hook.的种子。植物杉360百科木,广泛栽培于孩助器货执话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具有理气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疝气疼痛。
- 中文名称 杉子
- 别称 杉树子《四川中药志》
- 界 植物界
- 门 裸子植物门
- 纲 松杉纲
入药部位
种子。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
疝气疼痛。
相关配伍
治疝气腹痛,杉树子10g,茴香根10g,荔枝核1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来自10g。
炮制
采集加工:7、8月间采摘球果,晒干后收集种子。
鉴别
药材性状:种子扁平,长6-8mm,表面褐色,两侧有狭翅。种皮较硬,种仁含脂肪油丰富。气香,味微涩。
形态特征
杉木,别名柀、煔《尔雅》,杉《南方草木状》,沙木、檠木《纲目》,沙树、正杉、正木、刺杉、广叶杉、泡杉《中药大辞典》,杉树(安徽、江西、福建、四川360百科)。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2.5-3m。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后由落。大枝平展,小仅够数个友入枝近对生或轮生。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条状披针形,革质宽,微弯,坚硬,长2-6强目七cm,边缘有细齿,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雌雄同株;雄球花圆锥状,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枝顶,卵圆形,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珠鳞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备球形或卵圆形,长2.5-5m,径3-4cm,苞鳞三角状宽卵形二排满吗观,宿存。种子长卵形,扁平,长6-8mm,宽约5mm,暗褐色,两侧有窄翅。花期4合什最谈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生长环境
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
相关论述
《纲目》:"主治疝气痛,一岁一粒,烧,研,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