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丽䴓

丽䴓(学名:Sitta formosa)为䴓科䴓属的鸟类。分布于锡金、印度、缅甸、老挝、越南以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沟谷林乔木树顶,主食昆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来自

  • 拉丁学名 Sitta formosa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鸟纲
  • 目 雀形目

外形特征

  体大(16厘米)而不会错认的䴓。上体偏黑而具亮蓝色的斑纹,下体橙褐。飞行时从下看初级飞羽基部的白色与翼覆羽的近黑色成对比。

  虹膜-红褐;嘴-黑色,下颚基部色较浅;脚-绿褐。

  叫声:典型的䴓叫,但较甜润,不似普通䴓的沙哑。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印度东北部、缅甸、老挝、越南北部及中国西南。主要生活于沟谷林乔木树顶,主食昆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分布状况:甚罕见,中国状况不详。曾于4月在云南南部的氢持远迫思配宣哀牢山采集到标本,de Schauensee(1984)报道在云南西北部曾见此鸟。

  新华网昆明2016年6月8日电:在近日开展的一项野生动物调查中,林业部门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县境内发现并拍摄到濒危鸟类丽䴓。丽䴓在我国十分罕见,此次发现对这种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红河州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来自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莫明忠介360百科绍,2015年曾在大围山地区发现丽䴓,但采集的关键鱼月含般药皮证据不理想。为进一步了解丽䴓的分布状况,今年4月至5月矛业袁减卷丰着次坐利景,当地有关单位组成调查队进行考察。野外考察时,调查队发现了一只混杂在其它鸟群中的丽䴓,并拍摄到清晰照片。

  "丽䴓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在我国十分罕见、鲜有报道,能够拍摄到照片实属不易。"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此父皇火站注研究所鸟类专家吴飞博士说,197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曾在云南省绿春县黄连山采集到丽䴓标本,为我国首次纪录。此后虽有学者和观鸟爱好者的零星报道,但观鸟成果一直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当前我国关于丽䴓的研究比较缺乏。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管护分局副局长何永明说,此次调查表明,丽䴓在大围山地区有稳定的野外种群分布,但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均为单只发现,且喜欢与其它鸟类混杂。"我们将加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确保丽䴓的主要栖息地不被破坏。"何永还套些各井红种季配氧明说。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林,喜在高大的树木间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大部为农、林害虫,秋冬常吃植物种子、叶片和果实等。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5~8枚,白色,钝端有斑点。在孵卵期雄鸟喂雌鸟的昆虫达来自千只以上。在育雏期,一窝雏鸟市对弱况护的委迫吃昆虫近万只,能消灭大量害延汽欢效得只杆虫。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360百科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丽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