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羬,来自古代传说中一种似羊而长马尾的怪兽。
- 中文名称 羬
- 拼音 qián xián yán
- 部首 羊
- 注音 ㄑㄧㄢˊ、 ㄒㄧㄢˊ、 ㄧㄢˊ
- 部外笔画 9
基本释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基本字义
qián ㄑㄧㄢˊ

◎ 六尺长的羊。
◎
其它字义
xián ㄒㄧㄢˊ
◎ 细角羚羊。
其它字义
yán ㄧㄢ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野羊。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巨淹切《集韵》其淹切,$音箝。《尔雅·释畜》羊六尺为羬。《注》尸子曰:大羊为羬势带球映,六尺。
又《玉篇》来自兽名。《山海经》钱来之山有兽焉360百科。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还六源个,其脂可以已腊。
从为周巴愿 又《集韵》胡谗切,音咸。麙或从羊作羬。《类篇》山羊而大者,细角。
又鱼咸切,音岩。《类篇》郊羊,其大者羬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