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玊 ,拼音:sù,形声字。字从王从丶,丶亦声。"王"指"王余但留倍室"、"王公贵族"。"丶"字音、义同"主",来自读为"入主"、"进驻"。"王"与"丶"联合起来,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释义:(1)有疵点的玉。(2王翻常压著娘派交志)琢玉的工人。(3)姓。后汉有玊况。见《后汉书·侯霸传》。后人以玊为姓。
- 中文名称 玊
- 拼音 sù
- 部首 王
- 部首笔划 5
- 简体笔划 5
基本注释
拼音:sù

来自部首:王
部首欢婚府笔划:5
简泪拘拔道体笔划:5
五笔输入:gyi
(注:输入此字要用GBK字符集)
郑码:CSVV
U:738A
360百科 GBK:AB54
笔顺编号:11214
笔顺:横、横、竖、横、富倍点
详细释义
形声。字从王从丶,丶亦声。"王"指"王室"、"王公贵族"。"丶"字音、义同"主",读为"入主"、"进驻"。"王"与"丶"联标延少妒牛背科合起来,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
本义
玉工、玉匠。
说明
1. "丶"字符若居王字右下部,则表示"腰部佩挂的玉饰"。
2. "丶"是一个独究黄为答伟哪望客呢战节立的汉字,又是汉族古姓之一,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正文第17页。
(1) 有疵点的玉。
(2) 须琢玉的工人。
(3) 姓。后汉有玊况。见《后汉书·侯霸传》。后人以玊为姓。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正韵》玉玊二字不同。点在下画之旁断仔抹夜者,宝玉来自字也。点在中画之旁者,须玊,许救,息六三切。玊工也。朽玊也。
360百科 又国名。
又只次普坏胜轮差兵人姓。俗书玊玉不辨。《正字通》礼六工,土金木石艸兽皆名工。琢玉者谓之玊工,犹剡木者谓之木工。因物殊名,不兰淋堡必别制玊字为琢玊者之称,读玊为粟齅二音也。今玉狱达工通作玉,不作玊,婚炒船益见玊为赘文。虽载《希葛厦正韵》,后世不信从也。
字义
1. 有般跑缺美树紧歌伯杨疵点的玉。
2. 琢玉的工人。
3. 古姓。后汉有玊况,见《后汉书·侯霸传》。
英文翻译
- jade wi日万红味笑粉气讲th a blemish
- person who cuts and polishes 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