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jiū,最早见于小篆《说文》 。会意兼形声字,其本义表示三股的绳子。《说文》以为"纠"本义是三股丝麻绞合的绳子,可能是"纠"的引申义。在现在常用的"纠缠"中,"纠"用的还是本义。后又引申为纠缠,纠结,纠正,督察等。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
- 中文名称 纠
- 拼音 jiū
- 部首 纟
- 郑码 zzi
- 笔顺 55152
字源演变
纠,会意兼形声字。《说文》:"纠,绳三合也。从糸、丩。" "纠"是"丩"的分化字。《玉篇·丩部》:"纠,绞也,缭也。" "丩"本像纠缠形,后加意符"糸"表义更加明确。《说文》以为"纠"本义是三股来自丝麻绞合的绳子,扬试可能是"纠"的引申换没苦带态围外义。在现在常用的"纠缠"中,"纠"用的还是本义。"纠"字从糸、丩,丩亦声。此字出现较晚,《说文》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尚未发现,已见的汉隶字形与楷书差别不大。
详细释义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名词 |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丩(jiū)声。本义:三股的绳子。 | hinged cord | 纠,绳三合也。--360百科《说文》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 纠纆 |
指姓氏。 | ||||
动词 | 缠绕。 | wind | 其笠伊纠。--《诗·周颂·良耜》 何异纠纆。--《汉书·贾谊传》。注:"绞也。" 青纶竞纠。--郭璞《江赋引罪》 福与祸如纠缠。--《鹖冠子》 | 纠蓼;照逐香玉争的书饭了纠结 |
纠集;集结。 | gather;collect | 纠合宗族于成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纠合俊杰披奸猖由白。--王安石《开元行》 | 纠办;纠合 | |
纠正;矫正。 | rectify | 以纠邦国。--《周礼·大司马》。注:"犹正也。" 慢则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 纠之以政。--《左传》 | 纠劾;纠举 | |
督察。 | supervise |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凡宫之纠禁。--《周礼·小宰》 贪利纠譑类九运学门血杀之名。--《荀子·富国》 | 纠弹;纠案 | |
举发;惩治。 | accuse | 纠之坐项乙她六完以政。--《左传·昭公六年》。注:"举也。" 恐见纠擿。--《明史》 访缉纠诘。--清·方苞《狱中杂记》 | 纠拾;纠问 | |
揪,抓,拧。 | twist | 其碎者,割讫种混争亲兴验热,即地中寻手纠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 | 纠脸 | |
参考资料: |
古籍解释
说文解远部独资送还资称施字
绳三合也。从纟丩。居黝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兵去渐裂区它水什 绳三合也。
纟部曰。纫、单绳也。刘表易章句曰。㒳股曰纆。按李善引字林。纠、㒳合绳。纆、三合绳。与许不合。纟部纶下曰。纠青慢劳酒评吧春千标座题丝绳也。凡交合之谓之纠。引伸为纠合诸矦之纠。又为纠责之纠。
从纟丩。丩亦声。
丩亦二字今补。回世松来察工斤调等位蒸居黝切。三部。诗音义引说文己小反。音之转也。岀音隐。按丩之属二来自字不入茻纟部者、说与句部同。
康熙字典
《广韵》居黝切。《集韵》吉酉切,音朻。《说文》:绳三合也。《史记·贾谊传》:何异纠纆。注:《通俗文》云:合绳曰纠。
又《360百科博雅》:举也。《书·囧命》:绳愆纠谬。疏:纠谓发举其愆过。《左传·昭六年》:纠之以政。注:纠,举也。
又《周礼·天官·大宰初派况九资》:以纠万民。《释文将》:纠察也。
又《小宰》:凡宫之纠禁。注:纠犹割也,察也。
又《诗·魏风》:纠纠葛屦。传:犹缭缭也。疏:稀疏之貌。
又《胡需先后汉·公孙瓒传》:须香益套曲纸组械消张纠人完聚。注:纠,收也。
又《后汉·荀彧传》:收离纠散。注;纠,合也。
又《玉篇》:告也拉题罗九析较。《广韵》:督也难坏蒸,参也,急也,戾也。
又《集韵》举夭切。音矫。《诗·陈风》:舒窈纠兮。传:窈纠,舒之姿也。
又《正韵》举有切。音九。义同。
又《韵补》叶居由切。结也。嵆康《琴赋》:瀄汨澎湃,䖤蟺相纠。放肆大川,济乎中州。
《正字通》:俗从斗作紏,非。○按《说文》纠在丩部,今倂入。
方言集汇
◎ 赣语:jüu4 乱施住团流滑取弯弯纠纠
◎ 粤语:gau2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赏析
"纠"篆书 | "纠"隶书 | 课统"纠"楷书 | "纠"行书 | "纠"草书 |
音韵汇集
字头 | 小韵 | 声符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韵部 | 拟音 | 声调 | |
---|---|---|---|---|---|---|---|---|---|---|
上古另酒着裂哪位月音 | 纠 | 鸠 | 丩 | 居黝 | 见 | 幽 | 黝 | 幽 | kɯw | 上声 |
广韵 | 居七黝切 | 黝 | kjə草袁武就u | 上声 | ||||||
中原音韵 | 纠 | 九 | 见 | 尤侯齐 | 尤侯 | 尤侯 | kiəu | 上声 | ||
洪武正韵 | 纠 | 鸠 | 居尤 | 十九尤 | 尤 | 平声 | ||||
纠 | 纠 | 其绍 | 十二筱 | 萧 | 上声 | |||||
纠 | 革稳度政九 | 举有 | 十九有 | 卷 尤 | 上声 | |||||
分韵撮要 | 纠 | 九 | 见 | 修 | 第五修叟秀 | 阴上 |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