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棫(约1100-1154),字才老,宋朝官员,音韵学家,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 中文名称 吴棫
- 别名 字才老
- 国籍 中国
- 民族 宋朝
- 出生日期 1100年
吴棫简来自介
吴棫(约11360百科00-1154)宋代古音韵学家、训诂学家,时称通儒。徽合种步条非实还千类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进士【《宋元学案》卷二二】。岳麓书社200绿排背若知果歌8年出版的《四书章句集注》在附录中则称其为宣和六年(1片排随烧124)进士。召试馆职,不就,晚始得太常丞。高宗绍兴十五年(公元1146年)添差通判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吴棫精训释之学,有《裨传》十三卷等【《宋苏着诉比汉联更封制前史·艺文志》】,已佚。今传《韵补》五卷。事见《挥麈三录》卷三,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历史成就
吴棫是第一个对《古文尚书》提出怀疑的学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称:"疑古文自吴才老始。"又著有《论继吧硫福敌语续解》十卷、《说例》一卷等。后来朱熹所注的《诗》《楚辞》等书的见解,有许多来自吴棫之说。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征引中所称"吴氏"的东困迅防内火起土人就是吴棫。
学术观点
坏 他认为古韵可以分为九部:
一东(冬钟通,江或转入)二支(脂之微齐灰通,佳皆咍转声通)三鱼(虞模通)四真(谆臻殷痕耕庚清青蒸登侵通,布室文元魂转声通)五先(仙盐沾严凡通,寒桓删山覃谈咸衔声通)六萧(宵肴豪通)七歌(戈通,麻转声通)八阳(江唐通,庚耕清或转入)九尤(侯幽通)细察来自其部,上部九部的界限就完全被他自己打破,而且就字论字,也不合于先秦古音,他甚至援用欧阳修、我沙顺下力的旧航离镇随苏轼、苏辙的诗为证据,为后360百科人所不满。但是,他对古音的研究起一个开路先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