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华传统养生历

《中华传统养生历》是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也陶。

  • 书名 中华传统养生历
  • 作者 高也陶
  • 页数 231页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1日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养生历(2009至2012)》是作者参考大量中医古籍和现代取请车夫措展时文献,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以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为主导,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节气、物候、饮食等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包括天地人概论,节气的含义与划分,五运六气的概买镇刚触胶念、内在联系及其对养生来自保健的指导意义,2009(己丑)~2012(壬辰)年的运与气及养生历,中华传统养生方法和日常传统饮食养生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阐述简明,对读者了解中360百科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并具体指导2009(己丑)~201白营字盟住2(壬辰)年的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土赵顶适于广大群众、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天地人

  一、从《三坟》说起

  二、大道无形

  三、天地人

  四、人的生存与健康

  第致较爱丝价河二章 季节气候

  一、节气的划分

  二、二十四个节气的含义

  三、地理位置的划分

  第三章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火讨评从六气

  一、概述

  二、有关五运六气

  三、五运六气的专门术语

  (一)五运六气历

  (二)天干地支与五行之配

  (三)运

  (四)气

  四、五运六气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2009(己丑)年的运与气

  一、2009(己丑)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二)金气复木

  二、2009(己丑)年的五音建运

  三、2009(己丑)年的主运

  四、2009(攻广观钱物思九另合渐己丑)年的客运

  五、2009(己丑)年的主气

  六、2009(己丑)年的客气

  七、2009(己丑)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009(己丑)年的总体测评

  (一)卑监之纪

  (二)太阴司天之政

  (2-)司天与在泉

  (四)五运六气的致病

  (五)五运六气的调理

  第五章 2010(庚寅)年的运与气

既英达川  一、2010(庚寅)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二)岁金太过

  (三)金克木,注或职犯调火乘肺

  二、2010(庚寅)年的五音建运

  三、2010(庚寅)年的主运

  四、2010(庚寅)年的客运

  五、2010(庚寅)年的主气

  六、2010(庚寅)年的客气

  七、2010(庚寅)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010(庚寅)年的总体测评

  (一)坚成之纪与审平之纪

  (二)少阳司天之政

  (三)厥阴风木在泉

  第六章 2011(辛会财律乎接志马卯)年的运与气

  一、2011(辛卯)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原源二)岁水不及

  (三)土该们丰神克水,湿伤肾

  二、2011(辛卯)年的五音建运

  三、2011(节虽开象标评损它额死电辛卯)年的主运

  四、2011(辛卯)年的客运

  五、2011(辛卯)年的主气

  六、2011(辛卯)年的客气

  七、2011(辛卯)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不死怎李剂指011(辛卯)年的总体测评

  (一)涸流之纪

  (二)阳明燥金司天之政

  (三)少阴君火在泉

  第七章 2012(壬辰)年的运与气

  一、2012(壬辰)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二)岁木太过

  (三)木克土,风伤脾胃

  二、2012(壬辰)年的五音建运

  三、2012(壬辰)年的主运

  四、2012(壬辰)年的客运

  五、2012(壬辰)年的主气

  六、2012(壬辰)年的客气

  七、2012(壬辰)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012(壬辰)年的总体测评

  (一)发生之纪

  (二)太阳寒水司天之政

  (三)太阴湿土在泉

  第八章 2009(己丑)年至2012(壬辰)年五运六气养生历

  一、2009(己丑)年至2012(壬辰)年的节岁

  二、2009年元旦至1月19日的五运六气

  三、2009(己丑)年的五运六气历

  四、2010(庚寅)年的五运六气历

  五、2011(辛卯)年的五运六气历

  六、2012(壬辰)年的五运六气历

  七、2012(壬辰)年大寒至除夕的五运六气历

  第九章 中华传统养生方法

  一、传统养生思想

  (一)概述

  (二)养生的理论基础

  二、养生的方法

  (一)古人养生论

  (二)精神养生

  (三)饮食养生

  (四)睡眠养生

  (五)运动养生

  第十章 打坐养生

  一、脑疲劳的症状与体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打坐的认识

  三、打坐姿势和要点

  附录A 传统中医解剖观与早期西方医学解剖图

  附录B 现代科学质疑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华传统养生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