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家埠社区(含自然村金垛沟),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驻地南2公里处,青岛心河养影剂在师服流空港路沿村北穿过,来自地处崂山北麓360百科山下。东依崂山余脉尖顶山,西与夏庄街道王曹村平原地接壤;北连惜福联能伯编镇地片,南与宫家村岭地相毗邻。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100亩,山岚面积宽负往若太条烈1700余亩。2004年9月,傅家埠村委会改为傅家埠社区居委会,全村现共有1224户,3732人巴。
- 中文名称 傅家埠社区
- 行政区类别 村
- 所属地区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
- 人口 3732人
村名由来
据该村《傅氏族谱》记载:傅氏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云南乌却袁约士劳支效撒卫迁来建村于埠顶,名为埠上。1945年冠姓叫"傅家埠"。
经济状况
2000年设立工业集聚区,占地400来自余亩,已引进国内外企业约17家。2003年底,村中个体私营企业已来士曲易正动发展为10余家,饮食服务业57家,手工业加工6家,医药行业6家,运输业5家,大小车入户30余辆。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182万元360百科,村级可支配财力609万元,人均收入4961元。
村居建设
村于2000年开始规划的居民小区现已完成:建起二层楼27幢,六层楼6幢,建筑面积15480平方米,共有204户村民喜迁新居。
社会事业
1987年至1来自989年,村投资120万多元,修筑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和三条连村路,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坑坑洼洼行路难的历史。1965年,村建起广播室。1995年,村投资56万元,建起了傅家埠小学现代化教学楼360百科,使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村儿童入学率已达100%。1998年,村投资15万元组建起农民乐队,2002年扩建成艺术团。艺术团自编自演节目曾获市、区一等奖。村内建立了举买击找球然苦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室,医疗条件便利。从2001年开始,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金60元。根据城阳区和惜福镇街道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统筹的文件精神,全村2236人办理了投保手续班,参保率占81.6%,共投入保险金额4444磁样眼浓袁复九若大望734元。2004年全村有15只跟丰书观装量叫春直53人办理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65%;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3673人,参保率100%。
特色产业
该村以林果为主,先后从泰安农学院和青岛农科所引进回田苹果、葡萄等新品种,成为水果之乡。鼎盛时期,果树种植面积达2050亩,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98%。功既加到苹果、桃、杏、葡萄等新品种多到十几种。同时,培育和推广了不少果树管理新技术,如桃、杏的人工传粉,提高结果率,果树产量成倍增长,带动了惜福镇地域果农共同创产增飞书热李象族收。1975-1980年果品年出口量达120万余斤,在港、澳市场深受欢迎。1972年8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我国友好访问,到青岛时曾来该村品尝了苹果。
傅家埠傅鹏村果树试验室于1958年11月成立,1972年扩建为试验室、果树技术队、农业技术队、林业技术队。1975年建立了农业气尼负宜迫仍刚象哨。1986年成立了果树技术学校,1998期手年改试验室为果树研究室,是全市第一个村级果树实验室。
历史人文
傅家埠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历代名胜古迹有"半阡子"遗址、"毗芦庵"、"通真宫"为最。
"半阡子"遗址 位于村北,传说此处古代曾有过五百户人家的村落(一千户称"千户",五百户则是"半千"),故名"半千子",后垦为农田。遗址东西约长300米,南北约宽2效尔再益金决兰00米。1958年初发现该址有石锛、石斧、石锉、残石盘、双面石刀、石棒等石器,还出土陶器残按片。1982年省市文物部门专家考察此址据今有600括会盟航剧受0年历史,属龙山文化。198占集战4年被原崂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毗芦庵 原址在尖顶山以西,坐北面南而建,祀佛爷。正殿五间,两侧厢房各三间,殿内正中设大佛像,高达2米有余,为独木雕;两旁小佛像皆木书严速改息雕,涂金色。院内植牡丹、丁香、海棠、玉兰等,香溢院外。前院建僧人住所、厨房及客厅。占地面积200余亩,盛期有航千僧百余人。院内近东厢房处有碑志,皆毁于1当966年文革时期。
通真宫 艺号界火资修河位于傅家埠村南,是历来负有盛名的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庙宇之一,迄今已有严轮绍视张考表齐之1800年的历史。建于汉代,祀东汉不其县令童恢,初称"童公祠"。元皇庆二年(1313年),改道教庙宇,改称"通真宫"。元延佑年间(1314-1320年)重修。
百度地图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