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初W.考夫曼用电磁偏转法测量β射线(快速来自运动的电子束)的荷质比,发现e/m随速度增大而减小。这是电荷不变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大的表现,与狭义相对论质速关系一致,是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之一。
简介

带电体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又称荷来自质比。
释义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其质量的比值叫荷质比。例如电子的比荷为e/me=1.76×10^11C/kg。
物理研究
研究意义
来自 带电粒子的电360百科量与其质量之比,清变盐挥封微扬丰危是基本粒子的重要数据之 一。测布金镇迫福起阻上乙小定荷质比是研究带电粒子和物质结构的重要方法。英国步东棉因打行饭人汤姆逊首先利用磁场测出电子的荷质比。1897年J.J护创测肉查京眼免谁记念.汤姆孙通过电磁偏转的方法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滑女载纪附讨土质比,它比电解中的单价氢离子的荷质比约大2000倍,从而发现了比氢原子更小的组成原子的物质单元,定名为电子。
测量电子的报打映味武脚义半径
quot制难剂让阶皮交缩音;电子半径小于10^-18m"------丁肇中。
1966年丁肇中重做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实验,那就是测量电子注格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物理学家推导出的理论相符合,因为早在1948年,理论物理学家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得出电子是没有的体积的结论。但是到了1964年,实验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随后,多个物理学家同样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即得出了实验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结论。1966年,丁肇中重做这个实验,证明以前那离模握展现鲜支冲温这些科学家做的实验结果都错了。
近代公认的慢速电子荷质比为e/m=(1.758802±0.00们就于里九杆垂内卷尽难0005)×10^11C/Kg。由于质量的相对论效应,荷建种众矛民未零客粉王质比将随粒子速度的加大而减小。当速度达到光速之半时,电子的荷质比将为e/m=1.523165480176071×10^11C/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