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本义为水名。即今之浙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经》曰,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余杭,东入于海。郦氏注则曰浙江,以后无称渐江者。引申为流入来自、沾湿、浸润、360百科渐进等多层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组剧拿示程序、数量等慢慢地变化:逐渐|渐变|循序渐进。
- 中文名称 渐
- 外文名称 Gradually
- 繁体字 渐
- 拼音 jiàn、 jiān 、qián、chán
- 释义 古代河流名称。
汉字注释
- jiàn(1)渐江,古水名。即今之浙江,也特指浙江中上游的新安江,来自南北朝后统称浙江。(2)渐进,逐步发展。《周易》坤: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除误许妈价甚运推属介来者渐矣。白居易《与九元书》:"年齿渐长"(年齿:年龄)。循序渐进、渐入佳境。(3)征兆,迹像,苗头。《广韵·琰韵》:"渐,事之端,先覩之始也"《论衡·明雩》:"雨颇留,湛之兆也;旸颇久,旱之渐也"。另有成语:防微杜渐。(4)(疾病)严重360百科、加剧。《书·顾命》:"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几:危险)《新唐书·郝处俊传》:"先下王得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饵:服食,吃。俄而:顷刻,一会儿。)《列子·力命》:"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5)疏导。《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裴骃集解谓林适引徐广曰:渐者,亦引进通导之意也。
- jiān(1)流入《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孔传:"渐,入也"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放》:"地灵奎宿照,野沃汶河渐"(2)沾湿。《侍·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广雅·释诂一》:"渐,湿也"。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岩物略·西山上·水尽头》:"人踏石过,水珠渐衣"(3)浸泡,淹没。《荀子·大略》:"兰派封占美出茝稿本,渐于蜜醴"(兰茝chǎi稿本:香草名。渐:浸泡。蜜醴:香甜美酒)《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王逸注:"渐,没也"(此句大意:沼泽中香草茂盛,已覆被路径,又久已无人采折,泽水便逐渐淹没了路径)《淮南子·人间》"水决九江而渐验立始全假行沉荆州,虽起三军之太我尽停察落静病案广谈众,弗能救也。"(4)置包门社式维马念容右脸滋润,润泽。《墨子·尚贤下》:"日月之所照,舟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三国、魏卫觊《大飨碑》:"皇且恩所渐,无远不至。"宋王安石《沿兴义马欢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5)习染,熏陶,影响,浸染。《史记·货殖列传》:"俗之渐民久矣"《汉书·龚遂传》:"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有成语:渐仁摩谊。(摩:砥砺,勖勉意。谊:合宜的两坐友联药火额出道德行为、道理)(6)互伤周屋实太团限欺诈。《荀子·正论》:"上断大层裂值差跟幽险则下渐诈矣"(幽险:州前阴险)(7)渐渐:麦芒之状。《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 qián 通"潜"潜伏,隐藏。《荀子·修身》:"血气刚强伤充乡读转举去责故胶,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易:平易,引申为坦诚,直率。良:贤明,耿直。整句大意:血气方刚,就用心平气和来柔化他;思虑过深,就用坦率忠直来纠正他)。渐心于道,潜与渐古音同,字通。
- chán(1)渐渐,流泪的样子。《楚辞·九劳烧在星务理兴游叹·远逝》:"肠纷纭以缭转兮,涕渐渐其若屑"王逸注:"泣流貌也(令身草自井剧导否此句大意:心绪烦乱愁肠旋转回环,热泪潸然而下泣涕交流)(2)通"巉"山石高峻。《诗·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言 周易五十三卦
渐,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三卦。
原文
渐(1):女归吉(2)。利贞。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初六:鸿渐于干③,小子厉(4),有言(5)。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六二:鸿渐于磐(6),饮食瞰瞰(7)。吉。
象曰:饮食瞰瞰,不素饱也。
九三:鸿渐于陆(8),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9)。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10)。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上九:鸿渐于阿(11),其羽可用为仪(12)。吉。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注释
①渐是本卦的标题。渐的意思是渐进,缓进。全卦内容以鸿雁起兴,作 为主线,占问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标题的"渐"字是全卦中多见词。② 归:女子出嫁。 ③鸿:水鸟。干:山涧。④小子:小孩子。厉:危 险。 ⑤言:意思是谴责,诃责。(6)磐:涯岸。(7)瞰 (kan):自得的样子。(8)陆:高而平的地。(9)桷(jue):屋顶上承瓦 的方木条。(10)胜:欺凌,欺侮。(11)阿:大山。(12)仪:用鸟羽编 织的文舞道具。
译文
渐卦:女子出嫁,是吉利的事。吉利的占问。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巽,巽为木,木植山上,不断生长,是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山之育林,从而以贤德自居,担负起改善风俗的社会责任。
初六:鸿雁走进山涧,小孩也去很危险,应当诃责制止。
《象辞》说:小孩顽皮遭遇危险,因为有家长诃责制止,理应不会出事故。
六二:鸿雁走上涯岸,丰衣足食,自得其乐。吉利。
《象辞》说:饱饮饱食,自得喜乐,喻指其人,自食其力,从不白吃白喝。
九三;鸿雁走上陆地,丈夫出征没回来,妻子怀孕而流产。凶 险。有利于抵御敌寇。
《象辞》说:丈夫出征不再回返,说明其人掉队遇险。妇女怀孕而流产,说明其人失其保胎之道。利于抵御敌寇,说明国人能够同心同德,保家卫国。
六四:鸿雁飞上树木,贵族已准备好了盖房的桶条。没有灾祸。
《象辞》说:有的鸿雁停息在河边堆放的桷木上之所以没有灾难,因为六四阴爻居于九五阳爻之下,像人有驯服而又谦逊之德。
九五:鸿雁飞上山头,妻子多年没有怀孕,却始终没有受到欺侮。吉利。
《象辞》说:始终没有被人取代,吉利,妻子实现了与其丈夫和谐白头的愿望。
上九:鸿雁飞上大山,它的羽毛可以作文舞的道具。吉利。
《象辞》说:鸿雁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编织舞具的羽毛应该纯而不杂,像人心志不乱。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慈冉切《集韵》《韵会》疾染切《正韵》秦冉切,$啌上声。水名。《说文》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
又渐次也,进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渐卦正义》渐者,不速之名。凡物有变移,徐而不速,谓之渐。
又通作蔪。《书·禹贡》草木渐包。《释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又《集韵》锄衔切,音镵。与巉通。高也。或作崭。《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又侧衔切,音ꗂ。流貌。《楚辞·九章》涕渐渐兮。
又《广韵》子廉切《集韵》《韵会》《正韵》将廉切,$音尖。流入也。《书·禹贡》东渐于海。
又渍也,湿也。《诗·卫风》渐车帷裳。
又浸也,染也。《前汉·董仲舒传》渐民以仁。
又台名。《水经注》太液池中有渐台,三十丈。
又星名。《甘氏星经》渐台四星,属织女东足。
又《集韵》子艳切,音ᄑ。渐洳,湿貌也。
又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又《类篇》慈盐切,音潜。涉水也。与潜通。《书·洪范》沉潜刚克。《左传》《史记》皆作沉渐。
丰子恺散文
散文《渐》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日安滑练老宜毫于以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食树云家预告味输安金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来自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360百科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席率黄广浓亲调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的进行不象山陂而象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或者象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这在女人恐怕尤为必要: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至束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等掉市战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哑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害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穿吸控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里获农眼京不黄住卫善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香率端时果找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阴阳潜移,春秋代普出证内皮促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荫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间实上护快读器在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昼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书,书页上"渐渐"地黑起来,倘不断地看下去(目会法总力能因了光的渐弱而渐渐加强),几乎永远可以认识书页上的字迹,即不觉昼之已变为夜。黎明凭窗,不瞬目地注视东天,也不辨自夜向昼的推移的痕迹。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倘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是大自没耐够顺较距较武然的原则的破坏,宇宙的根本的摇动,世界人类的末日临到了!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胶找式采福天小利天吃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久承了冲载写评石裂品深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这有置万却争船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刻两二欢准圆评下他因事停止工作,次纸演自布小古息每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
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
"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象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的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