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1.过滤。

2.同"挤"。用力使从孔隙中流出

3.同"济"。古水名。古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东流至山东省东北部入海。历代多次变迁,今已不可详考。

4.同"济"。古水名。发源于河北省赞皇山,东流至柏乡县东注入宁晋泊。

  • 中文名称 泲
  • 拼音 jǐ
  • 注音 ㄐㄧˇ
  • 部首 氵

字形字义

基本信息

来自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笔顺编号:4413523

  五笔:ITNT 郑码:VMIM 仓颉:ELXH

  四角号码:351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6CF2

方言集汇

  1.粤语:zai3 zi2

  2.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5 [海陆腔] zi5 [梅州腔] zi5 [台湾四县拳殃市腔] zi5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巳360百科集上】【水字部】泲

达扩着久湖帝息民培在水  《玉篇》古文济字。明财汽诉顾其汽当格《说文》泲,沇也。东流於海。○按沇水,卽济水。发源为沇,东流为济。 又地名。《诗·邶风》出宿于泲。 又莤泲,酾酒也。《周礼·天官·酒正注》泲,谓醴之府骗戏欠淸者。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泲

  沇也。东入于海。从水ࠂ�声。子礼切

说文解字注

  (停脸泲)沇也。东入于海。按沇泲二篆套奔几之解、文体与漾汉浪三育征红道可刘一难飞女学泪盛多多篆同。皆用禹贡文也。禹独调切血贡曰。道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泆为荧。东出於陶丘北。又东至于渮。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人于海。今泲水不特入河以后经文所谓不可致详。考郡国志曰。河东垣有王屋山。兖水出。河内温。济水所出。王莽时大旱。遂枯绝。水经注曰。济水故渎在温。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后水流径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足常价食晶审下。是在西汉已后所谓东流为济入于合阿耐杆雨河者、已非禹迹之旧激格矣。许云东入于海。此谓禹时故道。独行达海。故谓之渎。今之大淸河、小淸河非无泲水在其闲。而混淆莫辨。汉水之源、今与经绝殊。?水之流、轶出地中壳船促而为巨川。今又与经绝殊也。从水。声。子礼切。十五部。按四渎之泲字如此作。而尙书、周礼、春秋三传、尔雅、史记际甚养立械、风俗通、释名皆作济。毛诗邶风有泲字。而传云地名。则非水也。惟地理志引禹贡、职方作泲。而泰山郡下云。甾水入泲。禹贡汶水入泲。齐郡下云。如水入泲。河南郡下云。狼汤渠首受泲。东郡临邑下云。有泲庙探凶。然以济南、济阴名郡。那片抗显场语程劳志及汉碑皆作济。则知汉人皆用济。班志、许书仅存古字耳。风俗通说四渎曰。济出常山额型天班千考房子赞皇山。东入汦。郦氏讥其误。亦可证洓字再页洪之久不行矣。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