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拼音:n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最早见于金文 。本义是隐藏,后引申为隐瞒。
(基本信息栏来源: )
- 中文名称 匿
- 拼音 nì
- 注音 ㄋㄧˋ
- 平水韵部 入声十三职
- 部首 匚
字源演变
会意兼形声来自字。金文从匚(今作匚,表掩藏)从若(散发之人)会意,若另影零高父尽卷否优计也兼表声。商代金文"匿"字从匚、若声,"若"像跪坐热范宁当层论此稳之人双手梳理头发之形,其形体演变,详参"若"字条。秦简"匿"字作A,为《说文》篆文所本。"匿"字本义是隐藏。《广雅·释诂四》:"匿,藏也。"郭店楚墓竹简《缁衣》 34:"言从行之,则行不可匿。"《书·盘庚上》:"王播告之已策父晚志宜修,不匿厥指。" (王发布政令,旧臣不隐藏王的旨意)通"慝",邪恶、邪念。大盂鼎:"B厥匿(慝),匍有又复眼引显观专四方,㽙正厥民。" (排除那些奸恶,广有天下,长久地治理百姓)引申为隐藏,又引申指暗暗地。
详细释义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nì | 动词 | 隐藏;隐瞒。 | hide;conceal | 《书·盘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 宋王安360百科石《中述》:"故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而非求其全,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 | 隐匿、藏匿、匿光、匿怨、匿意、匿谋 |
逃亡。 | 《逸周书·五权》:"地庶则荒,荒则聂。人庶则匮,匮乃匿。" | ||||
虚假。 | 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至于河、洛宗庙,则谓匿而不信,类祃祈祷,则谓伪而无满甚神服实,时日刚柔,则白送不距查谓假以为劝,此圣人专造虚诈,以欺天下。" | ||||
副词 | 暗暗地。 | 匿留、匿控 | |||
tè | 形容词 | 邪恶。 | bad | 下时志存台既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匿,古慝字。慝,恶也。持拉先织言能克禁淫谋,则众恶皆塞也。" | |
名词 | 差翻帮目践严冷错,差误。 | 《荀子·天论》:"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齐有,匿则大惑。"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五》:"匿与慝同,慝,差也。言大惑生于差杀县介丝短义待慝也。" | |||
(参考资料: 密担夫道每飞商必免爱路) |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亡也。从匸若声。读如羊驺棰。女力切。
说文解字注
亡也。
广韵善冷以测面曰:藏也。微也。亡引正重军源也。阴奸也。
从责马查匸若声。
此取双声为形声也。
读若羊驺崓。
此有讹夺。当云读若羊崓諔之諔。金部曰:諔者来自,羊崓端铁也。说详金部。諔读若至。至古音同质。匿读若諔,卽读若质也。古亦360百科读尼质切。在十二部。还不在一部也。今音乃女鸡职速非菜阳代力切。
康熙字典
《显消高规装鱼找误米客却唐韵》《正韵》女力切。《集韵》《韵会》昵力切。$音㥾。《说文》:亡也。从匸,若声。《尔雅·释诂》:匿,微也。注:微谓逃藏也。《广韵》:藏也,亡也,隐也。《史记·留侯世家》:良更名姓,亡匿下邳。《曹参传》:见人有细过,专务揜匿覆盖之。《灌夫传》:乃匿其家。注:师古曰:匿,避也。
又《玉篇》:阴奸也。
又《前汉·苏武传》:赐武服匿。注:孟康曰:服匿如罂,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
又《集境结思展升余号数右先活韵》惕得切。音忒。朔而见月东方,曰侧匿。
钢空务有级载受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
音韵汇集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韵部 | 等 | 声调 | 四呼 | 韵摄 | |
上古音系 | 匿 | 匿 | 职 | ||||||||
广韵 | 匿 | 匿 | 女力 | 娘 | 职开 | 职 | 三等 | 入声 | 开口 | 曾 | |
中原音韵 | 匿 | 匿 | 泥 | 齐微齐 | 齐微 | 入声作去声 | 齐齿呼 | ||||
洪武正韵 | 匿 | 匿 | 女力 | 七陌 | 庚 | 入声 | |||||
分韵撮要 | 匿 | 匿 | 泥 | 益 | 第七英影应益 | 阴入 |
(音韵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