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马君则

马君则(马生君则)即为马大同公十八世孙。马大同,字逢吉,唐越州(今绍兴人)人。马君则是其十八世孙。自从明代开国文臣宋濂写下《送东阳马生序》后,文中马生闻名于海内外。

  • 本名 马君则
  • 所处时代 明代
  • 出生日期 1334年
  • 逝世日期 1385年

家谱

  马生(马君则)即为马大同公十八世孙马从政。马从政先祖马大同为东阳茂陵马氏始祖(844-办四刚导格封远915),字逢吉,来自唐越州(今绍兴人360百科)人。在唐代咸通五年(864)任东阳县令,任期满后线集谈居东阳松山(疑为今东阳市千祥后马至三联镇甘棠一带)。大同公十世孙乔岳公(安恬始祖,1084-1160,字山甫),从东阳松山迁居东阳兜鍪山(今东阳市南右降酸句清旧下耐血马镇上安恬村之双山)前。至大同公十世代孙赞公(1206-1261,字光受),从西宅(浙江省东阳县后街村,在南马镇安恬一带,今不存在)迁居上宅(上安恬村)。赞公为上安恬始祖。大同公十八世孙(乔岳公五世孙)

简介

  见于谱载:"裕七,讳从政,字均济,号日济。赋性明敏,立品刚方。元授武义尉兼署船查盾判岁故测英士算吗义乌龙祈巡检司、金华府移文掌本县事。大明混一之初,圣天元且杆距攻扬厚升养径候子崇文重儒,授正九品将仕郎、开封知事。赞政有方,升正八品承事郎、东昌棠邑令。考绩恩赐荣归,以乐绿野堂,名秩显然。"在谱中(入谱人名按排行字母排列)马从政前二名顺序记载为:"良二,讳廷珍,字崇重……生于元统甲戌(1334年)十月十三日,卒于洪武乙丑(1385年)七月初八日。"接下来为:"裕大,讳如翁,安均璋。"如翁公无生卒日期记载。马从政之后的人物记载为:"裕十,讳锦,字舜。生于至正癸末(1343年)五月十七日。"

宋濂评价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原籍浙江金华潜溪,25岁时去浙江省浦江县义门郑氏聘为塾师,遂为浦江人。明朝初年尊为文臣之首。任《元史》总裁官、授翰林学士,礼部主事,赞善大夫等职。有《宋学士文集》传世。宋濂在《送东阳马生》一文写道:"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多观距移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材今世岩军自人者,岂知余者哉!"上述评价马来自君则与马从政一生无论在360百科内容上还在人品、想讨握带学品等方面都是相符的。

姓名疑云

  据上面谱文中记载,马廷珍(大同公十八世孙)生于1334年,马锦(大同公十八世孙)生于1343年,则马从政出生于1334-1343年之间。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写于1378年,与马从政的年象政起又里尽娘龄相符。宗谱中为什么无马从政得么生卒日期?笔者查阅东阳境内湖止候并久质吸培团零之大量宗谱,发现其他宗谱中也有类似情况。原因很多,或相隔修谱年代较长(一般三四十年修纂一次)、或兵燹散失、或保存不好而散失等等。马从政出生在1334年至1343年之间,据上安恬村谱记载,最近一次修谱时间为元至正七年(1347)。下一次修谱时间为明弘治十二年(1499)。两次修谱相隔了15甲连使罗安2年。也许修谱年代长而保存控具史料盐季早激不好(独缺几行字)的原因,就没有把马从政生卒日期写进谱中。《安恬马氏宗谱》首次修纂时间为南宋隆兴元年(1163),是东阳地区修纂比较早的宗谱之一破氧烧春,也是可信的史料。马从政在历代东阳县志、地方文献中无记载,原因为东阳在宋元以来人物济济,例如任县令以上职官者达1086人(至清代止)。马从政官职只有七品县令,要本无资格列入名册之中,所以600多年以来,无人知晓马君则就是马从政。

  马根须脚奏目据够夜从政,字均济,号日济宋濂文中马君则与均济在读音上相近。"均"原意为平均,这里批同心。"均济"可以理解为人人同心,都要勤奋学习,在学业上印术如定如要去奋斗。"日济"可以理解为每天都要用于勤奋学习,在学业上继续奋斗。马从政字号之含义与马君则"自谓少时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意蕴相近。从《送东阳马生序》可以看出马君则(即马从政)在少年时用功苦读,学习精神与大文豪宋濂少时经历相似,与宋濂可算忘年之交。宋濂鼓励他更加努力勤学,他看来也没辜负宋濂的苦心,至后来任职时期颇有政绩,受到天子恩赐。而其名则借宋濂传至四海。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马君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