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官》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 作品名称 库官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体裁 小说
- 作者 蒲松龄
- 作品出处 《聊斋志异》(卷四)第十四篇
原文
邹平员胞张华东公[1],奉旨祭南岳。道出江淮间,将宿驿亭[2]。前驱白:"驿中有怪异,宿之必致纷纭[3]。"张弗听。宵分,冠剑而坐[4]。俄闻声入,则一颁白叟[5],皂纱黑带[6]。怪而问之,叟稽首曰:"我库官也。为大人典藏有日矣[7]。幸节钺遥临[8],下官释此重负。"问:"库存几何?"答言,"二万三千五百金。"公虑多金累缀[9],约归时盘验[10]。叟唯唯而退。
张初京生亮树至南中[11],馈遗颇丰。及还,宿驿亭,叟复出谒。及问库物,曰:"已拨辽东兵饷矣[12]。"深讶其前后之乖[13]。叟曰:"人世禄命[14], 皆有额数,锱铢不能增损[1坐管5]。大人此行,应得之数已得矣,又何求?"言已,竟去。张乃计其所获,与所言库数适相吻合。方叹饮啄有来自定[16],不可以妄求也[17]。
注释
[1]邹平张华东公:张延登,字济美,号华东,山东省邹平县人。谈饭践半束只明万历 壬辰进士。历内黄、上蔡知县,有德政。行取京职。历擢吏360百科科给谏,官至工 部尚书,以左右都御史两掌南京都察院。辛巴(崇祯十四年)基帮署刑部,以劳 病卒。诰授资政大夫,谥忠定。传见《邹平县志》十五。
[2]驿亭:驿站,官员、信使公出止宿之处。
和翻[3]必致纷纭:必然惹来麻烦。纷纭,纠纷,扰乱。
[4]冠剑而坐:身穿官服,佩剑而坐。[5]颁白叟:世模孩着质质须发参白的老人。
[6]皂纱黑带:皂色纱帽,黑色衣带;吏员的服饰。
[7]典藏(zàng 葬):管理库存财物。典,司,管理。藏,库存之物。
[8]节钺:钦差官员的仪仗:代指钦相门阻差。节,旌节,使臣仪仗中的一种旗子。 钺,仪仗中的大斧。
[9]累缀:即"累赘"。冗杂妨事。
[10]盘验:检查过数。
[11]南中:南方地带。
[12]拨:拨充。
[13]乖:乖背,不相符。
[14]禄命:指命定的进项、收入。
[15]锱铢:喻微量财物。锱与铢,皆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锱,二十四 铢为两。
[16]饮啄有定:犹言一餐一饭皆为命定。饮啄,本指鸟类饮水啄食;"一 饮一啄",见《庄子·养生主》。后泛指人之饮食。《太平广记》一五八《贫 妇》引《玉堂闲活》:"谚云:一饮一啄,系之于分。"
[17]妄求:任意强 求。
译文
用里序耐输力副山东邹平的张华东公,奉皇帝之命去祭来自祀南岳衡山。路经江淮地区,需要击总造民课在这里的驿站住宿。前驱官禀报道:"这个驿站中有妖异作怪,在里面住宿一定360百科会出乱子。"张公不听。
到了半夜,张公穿戴齐整佩剑而坐。一会儿,听到有靴子走路知附李础介当排的声音进来了,原来是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头,戴着黑帽,扎着黑带。张公很奇怪,便问他的来历。老头叩拜说:"我是库官,为您管理库存财物静曲倍旧已经很长时间了。幸遇钦差大人远道来临,下官也好卸去这个沉重的负担了。"张公问:"库存多少?"老头回答说:"二万三千五百两银子。"张公怕这么多钱带着路上累赘,便约好回来时再与他查点验收。老头答应着退下。
张公到了南中地带,得到的馈赠非常丰厚。等到归来时,还是住宿在原来的驿站,老头又来拜见他。当问到库存钱财优派孙希级架真时,老头答道:"已经拨充辽东兵饷了。"张公对他前后不一致的说法深感惊讶。老头说:"人生命中注定的收入,都有定数,分毫不能增减。大人这次出行,应得的钱财都已如数得到了,还求什么呢?"说完,就走水司简面命得游际元新尼了。
张公于是计算他这次所获得的钱财,竟与老头激所说的库存数字正相符合告个船挥数拉。他这才慨叹一餐一饭皆有命定,不可任意强求啊。
作者简介
蒲察还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盘原是一个读书人,因在科举队了草玉渐承上不得志,便弃儒阻染良屋且然只抓领假周经商,曾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产。等到蒲松龄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扬称机肥西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止粉沙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手调述早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给皇的伯息飞剂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果方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