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坛清代全盛图》是2009年7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学苑地图编辑组。
- 书名 天坛清代全盛图
- 作者 学苑地图编辑组
- ISBN 978-7-5077-3352-5
- 页数 2
- 定价 10.00元
作品介绍
此图根据大量珍贵史料和老照片、古画全新手绘而成,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天坛原貌,并对天坛内的所有祭坛、亭台楼来自阁、树木花草乃至现已360百科无存的景观加以真实再现和详细解读。
在图的背面,将古代皇家祭天的原因、仪式、祝文一一详解,并将"乾隆赐名'回音壁'"、"神乐署里的假老道"、"一勺卖千钱的神厨神水"等天坛掌故一网打尽--"一图在手容飞希手,神游盛世天坛"。此外,还特别附送了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和先农坛的介绍及珍贵古图。
有别于常见的景硫还胶点导游图,此图是根据大量的珍贵史料和老照片、古画全新手绘而成,特别附送了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和先农坛的介绍及珍贵古图。
创作背景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天地坛按南京旧华方世即质当雷红沙即另制建成,平面布局为系吗往南方北圆,主体建筑为大祀殿,大祀殿西南建有斋宫。明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增建圜丘,专用于祭天,圜匠以北建神版殿(原名泰神殿,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嘉靖二十一一年(1542年)大祀殿被拆除,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减他经队定建成大享殿。
天坛占地273级区田稳乡工公顷,主要建筑只井虽率误依问占整体布局的百分之,且各具特色,极富象征含义。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冷慢教切设垂下论度裂过天祈谷的神坛,距今已有五百八十余年的历史,"天圆地方"、"天高地低"、"天玄地黄"等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念在这里无不盾处报呢战一一得到体现。天坛建筑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作者简介
功化句乙意学苑地图编辑组是属于学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组,学苑出版社隶属于九三学社中央,以出版中、高层次读者为对象的科技、教育类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主要出版作品有《天坛清代全盛图》、《青岩古镇》、《圆明园原貌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