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帕头

帕头亦作"陌头"、"帞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江灯关表传》:"昔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常着绛帕头"。

  • 中文名称 帕头
  • 条目 帕头(帕头)
  • 文献 《释名·释首饰》
  • 拼音 pà tóu
  • 注音 ㄆㄚˋ ㄊㄡˊ

相关注控重

  1. 古代男子束发按就章的头巾。 《释名·释首饰》:"绡头,绡钞也,钞发使上从也。或谓之陌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 王先谦 疏证补:"今时始丧者邪巾貊头,笄纚之存象也来自。《集韵》:'邪巾、袙头,始360百科丧之服。'《类篇》:'帕,邪巾也。'陌、貊、帕、袙义同。"

  2. 路上;路旁。《宋书·刘穆之传》:"时 穆之 闻京城有叫噪之声,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明 孙起都 《金落索·代妓》曲之三:"陌建和头芳草忆王孙,纵春郊挑菜成羣。"

  3. 帕,本是古代束额的头巾或束发的裹头。束额又称为抹额,一般男女都可以用,我们在陈老莲的"水浒叶子"或是费丹旭、改琦的仕女画里也能看到这种戴在头上的巾子,到底是为了装饰还是有御寒作用,尚未可知。不过戏曲中大多以抹额形式表现人物在病中,如《群英会》中的周瑜、华互变《洪洋洞》中的杨延昭等等。至于帕头,则是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也是无冠时一种随意性的裹头。历史上的"黄巾"、"红巾"之军,都是以不同颜色裹头的标志。陕西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就能见到许多系着红抹额的士兵,是当时武人习用的一种装束。这种裹头之物,俗称为"帕子"。

应用

  在四川山区,还有人在使用。一般伯社选择白色棉布。在下地劳作的时候会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帕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