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公元607年

公元607年是平年,农历丁卯年,隋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潮州改称义安郡

为加强北方边防,公元607年七月,来自隋炀帝发丁男百余万,修筑西距榆林、东至紫河的长城。

大事记

(图)贺若弼

  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潮州改称义安郡。

  为加来自强北方边防,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七月,隋炀帝发丁男百余万,修筑西距榆林,东至紫河的长城。

逝世

  贺若弼(公元544—公元607),字辅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360百科朝著名将领。

文化纪事

  裴矩撰《西城图记》

  隋炀帝为了打通西域,以裴矩为黄门侍郎,驻在张掖(今甘肃)并往来来自于武威、张掖间,以主世采持与西域的联系及商业交通事宜,也兼管与西方各国的通商往来。裴矩曾经向胡商访求西域四十四国的山川风俗,以及仪形服饰等,撰成<西域图记>三卷。书中记有访求的四十四国情况,并且另外绘制了地图,将它体西域的要害地区标出。在此书的序言中,记载着以敦煌为总出发点,到地中海的三条大道。敦煌是由内地到西域的咽喉,而伊吾(今新疆哈蜜县)、高昌(今新疆吐鲁前标之谁留久准番)、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则分别为三条大道的起点。三条大道即北道,在题量输反方天山北路,由伊吾经蒲类海、360百科铁勒等部至西海;次为中道,即天山南路的北道,由十妈失肥照高昌、焉耆(在今新疆)、龟兹(今新疆库车)等地而至西海;三为南道,即天山南路的南道,由鄯善、于阗(今新疆和田)、朱俱波等地而至西海。其中的中道和南道束电史矿阳,越过葱岭后分别内分止值到达波斯(今伊朗)和拂菻(即古代罗马帝国)等西亚、欧洲各国,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杂谭逸事

  炀帝改官制

  大业三年(六零七)四月,炀帝改官制,增置殿内省,与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增谒者、司隶台,与御史台为三台;分太府寺置少府监,与长秋、国子、将作、都水为五监;又增改左、右翊卫等为十六府,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左、右武卫仍为旧名,改领军为左、右要重圆房真屯卫,加置左、右御卫,改左、右武侯为左、右侯卫,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仍为旧名;废伯、子、男爵,只留王、公、侯三等爵;改上柱国以下五信员便都座质滑让刻官为大夫,原上柱国以下至都督共十一等伯整甚周呀又样青空首,现改为光禄、左、右光禄、金紫、银青光禄、正议、通议、朝请、朝散九大夫。此外,还改地方建制(如改州为郡),改度量衡制(基本复古)等。

  颁行<大业律>

  炀帝即位,以文帝刑法苛重,下敕牛弘等重修律令,除十恶之条。大业三年(六零七)四月,新律修成,颁行天下造派鱼需卷,谓之《大业律》。凡五百条,为十八篇:一曰名例,二曰卫宫,三曰违制,四曰请求,五曰户,六曰婚,七曰擅兴,八曰告劾,九曰贼,十曰盗,十一曰斗,十二曰捕亡,十三曰仓库,十四曰厩牧,十五曰关市,十六曰杂,十七曰诈伪,十八曰断狱。五刑之内,降重为轻的有二百余条。其枷杖决罚讯囚之制,并轻于旧。当时百姓久厌严刻,欢迎新律的颁行。不久,徭役四起,官司常不以法办事,田卷适贿赂公行,百姓无告,相聚为盗。炀帝便更立严刑。《大业律》又成具文。

  炀帝发民修驰道

  大业三年(六零七)五月,炀帝为了北巡,呢行活系征调河北十余郡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北),以通驰道。又“举国就役”,从榆林北境,东达于蓟(今北京市),开广百步、长三千里的驰道。

  炀帝北巡突厥境

  炀帝为了向少数民族炫耀武力,大业三年(六零七)六月车驾北巡,进入突厥境,停驻修湖榆林郡(今内蒙古准龙消武影树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命令宇文恺作大帐,帐易的足右微转庆功对课下能坐数千人。当时启民可汗率其所属奚、霄,契丹等部落酋长到帐下朝见炀帝。隋炀帝为他们大摆宴席,并欣赏散乐。他们看了又惊又喜,争着献牛羊表示敬意。除了招待他们以外,炀帝又给启民可汗两千匹锦缎以及车马鼓吹等,其它酋长也按等级送礼。八月,炀帝又从榆林郡出发,令宇文恺作观风行殿,上面可容侍卫数百人,下面装以轮轴,可以推移。又作行城。边区少数民族看了非常惊奇,每逢到料独胡矿星看见御营,十里外就跪伏叩头。炀帝又至启民可握皮乐格汗帐,皇后至义成公主帐,赐给启民可汗及公主每人一个金瓮。九月,开直道九十里至御史大夫张衡宅,欢宴三日,返回东京。

  炀帝发民筑长城

  大业三年(六零七)七月,炀帝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起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东至紫河(今内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部长城外的浑河,蒙古语名乌兰穆伦河)。尚书左仆射苏威谏,炀帝不听。二十天既完工,筑长城的丁男死了十分之五、六。第二年,炀帝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榆林西)东伸。

  炀帝杀高颎、贺若弼等

  炀帝即位后,下诏搜集周、齐故乐人及天下散乐,高颎奏言此举会导致某些人弃本逐末。炀帝当时陷于声色之中,听后非常不高兴。炀帝又发人筑长城,高颎对此非常忧虑,认为此乃亡国之举,高颎又对太府卿何稠言炀帝对启民可汗恩遇过厚。有人上奏,以为高颎毁谤朝政。礼部尚书宇文弥、光禄大夫贺若弼等认为宴请启民可汗太奢侈,也被人上奏。于是,大业三年(六0七)七月,炀帝下诏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贺若弼,宇文弥等杀死,高颎诸子徒边。高颎执掌朝政将近二十年,先后推荐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为将相。并对隋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高颎被杀,当时人莫不惋惜。

(图)公元607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公元607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