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斯科特·希克斯于2005年著手记录这位传滑装发长行安全振无奇音乐大师,长达18个来自月的时间,跟随葛拉斯的脚步横越三大洲,首度揭露葛拉斯极度私密的创作历程、家庭生活,与追求身心灵合谐的乐活精神线,一窥这位令人赞叹又充满谜样色彩的音乐家的生活点滴。
- 中文名称 格拉斯十二乐章
- 外文名称 Glass: A Portrait of Philip in Twelve Parts
- 制片地区 澳大利亚,美国
- 导演 斯科特·希克斯
- 类型 传记
简 介
二十世纪最勇於突破,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菲利普·葛拉斯,19岁考取茱莉亚音乐学院,随后受教于法国音乐教母布隆格,因缘际会受到印度西塔琴名师拉维香卡的启发,激起葛拉斯大胆突破古典音乐窠臼。往后十年,前卫乐风概让记让他饱受音乐界嘲讽与孤立,古典音乐殿堂拒他于门外。直至《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意外大获好评,葛拉斯的音乐时代正式展开,此时,他已年近40。
职员表
制作人 | Dale Amtsberg、Jessica Beiler、凯瑞·海职改九甲英森/Kerry Heysen、斯科特·希克斯/Scott Hicks、Susanne Preissler、Roger S天主统英exton、Lindsay Skutch |
导演 | 斯科特·希克斯/Scott Hicks |
摄影 | 斯科特·希克斯/Scott Hicks |
剪辑 | Stephen Jess |
演员表
来自角色 | 演员 |
---|---|
Woody Allen | Himself |
Philip Glass | Himself |
Errol Morris | Himself |
Godfrey Regg360百科io | Himsel煤特帮马让够f |
幕后制作
《格拉书艺块穿斯十二乐章》片名取材自菲利普·格拉斯的1970年代简约主义音乐Music in Twelve Parts,以十二个段落透视现代音乐巨擘菲利普·格拉斯的创作观、工作、家庭生病布便神激概活、朋友、身心平衡的追求、他的过去和现在。导演斯科特·希克斯于2005年着手记录,长达18个月贴身拍摄,超过120小时的画面,持续七个月的后聚施式列关可房制,呈现菲利普·格拉斯的生活切面和价值观。导演斯科特以被拍摄者菲利普·格拉斯主述,如同超写实主义画家查克罗斯"马赛克肖像画"以局部单位拼贴全貌。斯科特·希克斯说,他是以非常差落庆个人主观的方式偷窥这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这并非一部必恭必敬的辉煌生涯回顾录,书你自氧因为电影并非关于真实,而是在乎情感。《格拉斯十二乐章》的真情至性让人感动节朝待是尼要虽谁晶。
天才总是能派头系友会方责游刃有余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领悟力强,对自已所信奉的价值十分固执。音乐专才的同事说,菲利普·格拉斯并非简约主义音乐的第一把交椅,同期还有更受到瞩目的极简主义音乐家。从《格拉斯十二乐章》里的纪录片段,观众得知,未受到乐坛、大众肯定前的菲利普·格拉斯在1970年代的纽约苏活区度过好长一段辛苦的日子。为了兴趣和理想,他必须忍受观众不认同他的音乐时,脱口的咆啸。有时一场演出,只有六个观众欣赏,即便如此,菲利普·格拉斯从未改变初衷,继续坚持谱写脑海浮现的音乐,与人分音儿货厚刑团但享。他前卫的乐风受到古典乐坛的讽刺和排挤,他索性在公园、画廊等非正式的场合演出。那段日子虽苦,但也呼应了1970年代纽约苏活区的丰沛创造力。直至《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意外大获好评,格拉斯的音乐渐被肯定。
影片中,菲打笔田轴利普·格拉斯的妻子,了解音乐之于丈夫的意义,这样说:"音乐是他与人沟通的方式,音乐是他的语言,他喜欢与人分享。"菲利普·格拉斯的第三任妻子,十分尊重他的音乐创作,然而,丈夫对于音乐全然的投入,也累积了某种程度的抱怨。临怕透过镜头,可以看到一个音乐人的妻子擒着泪水,向镜头诉说,则在抓消兰知毫演去彼此心中的远景并不相抗同,流露心中的难受科汽体纪货说到。菲利普·格拉斯对于音乐善位序的投入可见一般。格拉斯朋友说消间失装货女,菲利普的音乐很简脚件针渐任开律跑成单,这些音符不断地向祖殖缩未号径上攀升,直入天际。往后菲利普·格拉斯参与电影配乐的频率越来越高,他的音乐仿佛有着某种识别系统,一听就知道是"菲利普·格拉斯"的。影片中菲利普·格拉斯描述写作对于他某位朋友的意义,他说,写作之于朋友而言,既是一种逃避也是寄托,是他平衡自己的方式。
影片获奖
艾美奖(Emmy) 2009
Outstanding Sound Editing for Nonfiction Programming (Single or Multi-Camera) (提名)
Stephen R. Smith
Outstanding Sound Editing for Nonfiction Programming (Single or Multi-Camera) (提名)
Peter D. Smith
Outstanding Sound Editing for Nonfiction Programming (Single or Multi-Camera) (提名)
Tom Heuzenroeder
Outstanding Sound Editing for Nonfiction Programming (Single or Multi-Camera) (提名)
Adrian Medhurst
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AFI Award) 2009
Best Sound in a Documentary (提名)
Stephen R. Smith
Best Sound in a Documentary (提名)
Peter D. Smith
Best Sound in a Documentary (提名)
Tom Heuzenroeder
Best Sound in a Documentary (提名)
Adrian Medhurst
上映日期
加拿大Canada2007年9月7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亚Australia2008年3月9日......(Adelaide) (premiere)
美国USA2008年4月24日......(RiverRu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波兰Poland2008年5月10日......(Planete Doc Review)
意大利Italy2008年6月11日......(Biografilm Festival)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Independent Media
Kino Films
Mandalay Motion Pictures
发行公司
Koch Lorber Films[美国](2008) (USA) (all media)/(2008) (USA) (theatrical)
Koch Vision[美国](2008) (USA) (DVD)
其他公司
Film Sales Companyworldwide sales
Oasis Post Australia[澳大利亚]post-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