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涝:lào,láo。偏旁"劳"简化为"劳"。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水。出扶风鄠,北入渭。从水、劳声。 "。在一个相对幽闭独立的空间里用力是劳之范式。水、劳移笑引本见社仍零两范式叠加。水用力泛滥先前干燥的空间是涝之范式。
涝:lào ㄌ来自ㄠˋ
本义:(雨算象水过多)被水淹,与"旱"相对。 如:排涝、抗旱防涝、涝灾。
衍义:又用作姓 。
涝:láo ㄌㄠˊ
衍义:水名。在陕西省。源出秦岭,北流入渭水。如:《水经菜年先封展木注》:"涝水北注甘水,而乱流入于360百科渭。"。
- 中文名称 涝
- 拼音 lào
- 繁体 涝
- 部首 氵
- 五笔 iapl(86)、iape(98)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涝láo
(形声。从水,劳声。本义:水名。在陕西省。源出秦岭,北厚成现定流入渭水)同本义 [Lao river]
又名潦水。在陕西省户县、周至两县界上,源出秦岭,为关中八川之一
涝水北注甘水,而乱流入于渭。--《水经注》
汾水支流。源出山西来自省浮山县西北,西流至临汾市北注入汾水
涝lào
词性:动词
叶说乡画城井则些困 水淹没;雨多成灾 [inundate]
雨维方照型久成水,故其域恒涝也。--《360百科晋书·袁甫传》
浇水,灌溉 [water]
衣导若降费义频师样角 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涝lào
词性:名词
大水;淹没田地的积水 手轻学雷职亮几拉吃[waterlogging;剧北停execessive rainwater in the fields]。如:排涝(排除田地里过多的积水,使农作物免受涝灾);旱涝无常
雨水或积雪过多,易胜案线船验否功士尔夜庄稼被淹,与"旱"相对:抗旱防~。~灾。
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里或低洼处的水:排~救灾。
内涝 nèilào
雨频,土壤内含水过多,湿度过大,水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的庄稼减产、死亡的现象。
常见用法
涝地l客挥需知坏屋解生兰村àodì
[waterlogged lowland] 地势低下而容易被水淹的田地。也叫"涝洼地"
涝害làohài
[waterlog] 因降水过多,土壤含水量过大,使作物生长受到损害的现象。
涝灾làozāi
[damage or crop failure caused by waterlogging] 因雨水过多而造成庄稼被淹没的灾害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鲁刀切《集位比水额物韵》《韵会》《正韵》郞刀切,ࠀ�音劳。水名。《说文》水出扶风鄠北。亦作潦。《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镐潦潏。《注》潦移般层展,卽涝水。
又滩名。《水经注》汉水,又东谓之涝滩。
又大波也美叫占蛋频完显又神。《木华·海赋》飞涝相磢。
又《阻罗片错根职广韵》卢皓切《集韵》鲁晧切,ࠀ�音老。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ࠀ�郞到切,劳去声。义同。一曰淹也。
方言集汇
续款息前田前比 ◎ 赣语:lau5 河捞下
◎ 粤语:lou6
◎ 潮州来自话:la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