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圆筒形,口出唇边,短颈,长柄,曲流,圈足。圆盖鼓起,有圆形钮。通体在黄粉色的砂泥上施朱红色陶衣,从其班驳的磨损处可染房获宜眼地见点点粉色胎泥。
- 中文名 清乾隆紫砂描金御题诗烹茶图壶
- 文物原属 清乾隆宜兴窑烧制,清宫御用
- 年代 清乾隆年间
- 类别 陶器、紫砂器
- 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基本信息
【名称】 清乾隆紫砂描金御题诗来自烹茶图壶

【类别】 陶器、紫砂器
提下史修检陈量数动七 【年代】 清乾隆年间
【文物原属】 清乾隆宜兴窑烧制,清宫御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5.8cm,口径5cm,足径5.9cm。
基本描述
壶圆筒形,360百科口出唇边,短颈,长柄,曲流,圈足。圆盖鼓起,有圆形钮。通体在黄粉色的砂泥上施朱红色陶衣,从其班驳的磨损处可见点点粉色胎泥。壶腹一面刻描房齐培讨附参百啊临回农金乾隆帝御题《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溪烟山雨相空蒙,生衣独做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还重底伟芳堤转。” 句末钤篆书款身“乾”圆形印、篆书款“隆”方形印。另一面堆绘庭院烹茶图。
清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假器上流行以御题诗作装饰,诗句内容多为乾隆皇帝围绕器物有感而发,整件作品集诗、书、画、印为一体。这种官窑流行的装饰内容被运用到紫砂器的制作中,由内廷造办处出样在宜兴定制,其中需要上漆、描金的,烧好素胎后送进宫中进行二次加工,光素或印花的则直接在宜兴烧好。此壶印刻的诗句和烹茶图具有宫廷紫砂的典型特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清乾隆紫砂描金御题诗烹茶图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