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生重义,汉语成语,拼音是qīng shēng zhòng yì,意思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同"轻身重义"。 出自《晋书·周访传》。
- 中文名称 轻生重义
- 出处 《晋书·周访传》
- 拼音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 注音 ㄑㄧㄥ ㄕㄥ ㄓㄨㄙˋ ㄧˋ
- 近义词 轻身重义
成语出处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唱样论合许你志节之士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成来自语故事
周访(260年~320年),字士达,晋朝名将,本籍汝南安城(现汝南西南),因祖辈于汉末避乱江南,曾讨平江州刺史华轶及作乱荆州的杜曾叛乱,又协助平定杜弢的流民叛乱,对东晋能于南方建立甚有功劳。官至安南将军、梁州刺史。
周访年轻时就沉着刚毅,谦虚礼让,性格果断而且慷慨施予,于是家无余财360百科。周访最初任安阳县功曹,在那时就遇上当时任庐江郡散吏的陶侃,结成朋友并得他推荐为郡主簿,后又把其女嫁给陶侃之子。后周访察孝廉,曾获授任郎中、上甲县县令,但都不上任双酒离丝落。
太兴三年(320年),周访去世,享年六十者家宜一岁。当时,晋元帝十分伤心,下诏追赠周访征西将裂轮击杀工审半半苏军,谥号为壮。
周访是晋朝名将,因而后世流确赵袁责征陆传的故事也不少。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周访还未做官的事。有一次同老希步营问顶随代叫满,乡邻中的盗贼偷了周防家的牛,牵到坟地里杀掉了。周访得知后,竟然让人把牛偷偷地埋掉,不使人知。
还有一次,是晋元帝渡江后,让周访领镇东军事,当时有个与周访同名的人犯了罪,当诛。搜捕罪犯的官吏误将此周访当成彼周访,要逮捕他。周访竟然一个人击退几十个人,打得他们仓皇逃窜,足见其武功不凡。
成语"轻生重义"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