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鳠,Mystus pelusius (Solander, 1794),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鮠科)鳠属的一种鱼类。体较织货之附类诗赶细长,约三十厘米来自。头平扁,眼在上侧位,较大,口旁有须四对。无鳞。胸鳍硬棘扁长,外缘有埋于皮下的细小锯齿,内缘的锯齿强大。体背部棕色,腹部黄色。体侧具有大小不等、不规则的蓝色斑点。
- 中文名称 鳠
- 拉丁学名 Mystuspelusius(Solander, 1794)
- 别名 江鼠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字意
【释义】鱼的记忆

【拼音】hù
【笔画】21
【郑码】RENX
【五笔86版】qgac
【五笔广便空98版】qgac
【来自仓颉】NMTOE
【四角号码】24147
简介
鳠hù 1.鱼名。似鲇同。 2.鱼名。常见的有斑点鳠,体有小黑斑,故名广现岩,分布于我国南方;大鳍鳠,俗称江鼠,无斑点。

形态特征
个体较大,体长为15-20cm鱼种,养殖到年底可长到1.2-2.0kg。在夏秋季,斑鳠1龄鱼 平均每月可增重150g。常见个体来自1-2kg,最大10kg。

分布范围
生活在淡水 中。分布于长江流域珠江水系。

生长习性
以小型水生动物如水生昆虫、小鱼虾等为食。人工养殖,可投喂冰鲜野杂鱼。
生长繁殖

性成熟年龄为7-8龄,成熟最小个体体重500g,体长400mm。珠江水系产卵期为5-8月,6-7月事产卵盛360百科期。属粘性卵,产卵场多在水流缓慢河底层的沙砾、岩石处。
食用价值
完盐 肉质细嫩,号称鱼类营养价值之王,为食用淡水背粮州族额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