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克木(学名:Banksia integrif该谓olia),又名佛塔树、全缘叶斑克木、全缘叶拔克西木,是一种生长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树木。
"Banksia"是为了纪念对植物学作出贡献的约瑟夫班克斯而命名的属。斑来自克木是分布最广泛印依的棒柯属物种之一,属于山龙眼科斑克木属植物,其硕大而直立的棒状花序由无数小360百科花紧密排列而成,形如宝塔状,故又称"佛塔树"。奇特锯齿状的叶片颇具特色。花色从橙红到黄绿,花絮长度从8厘米到40半支伤最相厘米。其分布范围由昆士兰州中部至维多利亚州。
班克木 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主要何第挥局乡愿够花型有层塔式、高锥形、稻穗圈和针叶卷等造型,竖挂皆有,花序纷繁,其热情蓬勃、美丽恣意的形态尽现热带季候的无限猗旎。
- 中文名 班克木
- 拉丁学名 Banksia integrifolia
- 别称 佛塔树
- 二名法 Banksia integrifolia L.f.
- 界 植物界
形态特征

其为木本常绿树种,匍匐灌木至小乔木,株高2~3米,最高约为30 m。叶互生,多为单叶,叶长而窄,淡灰色,叶厚革质,叶缘有锯齿,叶两面颜色不同,仅叶的下表面有气孔,而且常被茸毛。穗状花序顶生,长度8cm~40cm。显著,呈大圆柱形或球形,花序绿色,花架长口稳民活杨整柱黄色,小花密集,且排列整齐呈刷状,花色从橙红到黄绿、金黄色、黄绿色或粉红色等。花期主要在秋季和冬季。果实锥形,木质,很多种的果实遇到火烧或完全干燥后才会打开。
班克木主要为虫媒花,其花蜜甜,花色艳丽,花的形状和传粉者的鸟喙、昆虫口器十分匹配,常吸引各式动物如蜜雀鸟、昆虫等为其传播花粉,此外还有风媒传粉。
生长环境
喜干热和阳光充足,但夏季来自稍遮阳,适宜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土、砂质360百科红土、砖红土壤、岩石土壤。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环境中生长,从高山、沿海到沙漠地带均有分布。

分布范围
大部分种类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分布范围从昆士兰州到维多利亚州,而且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限善二层十拔 100 ~ 249m。
主要价值
班克来自木能直接渐变成干花,同时可作大盆栽,不但能观花,它那奇特地带锯齿的叶片360百科也具有观赏价值。
繁殖方式
繁殖常采用播种、扦方杆列上点提始插、嫁接法,而以播种繁殖非着更志获控最为常见。
播改房掉茶意头研欢各注种:以盆播为宜,发芽适温为24-28℃,播后20-30天发芽。
扦插:初夏选用半成熟枝条插入沙床,约30-40天生根。
品种
常见种类
常见种类有乔木状的大佛塔树
观叶品种:银叶佛塔树、石楠叶佛塔树、冬青叶佛塔树;
观花芽品种:栋叶佛塔树
观花品种:网球佛塔树、红花佛塔树、玫瑰佛塔树、紫花佛塔树等。

班克木属的植物
1)绯红班克木 Banksiacoccinea R.Brow支他倍友山育杆哪甲n(1810):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 2 ~ 8m,树干光滑,灰色;叶阔椭圆形,心形或倒心形,长3-9cm落至江三川期,宽2-7cm,具锯粉临仅副识在利正含斯季齿;顶生花序,长3-6cm,宽8-10cm,比其它班克木更短、更宽;花冠灰色,雌蕊多数,绯红色,稀深红色或橙色,伸出花冠外较长; 果不显著,被绒毛,常遇火烧后才打开;花期 6月至翌年1月。
2)胡克班克木 Banksiahookeriana Meisner(1855):灌木,高 3 m,冠幅3 m;树干光滑,叶线形,长6 ~16cm,宽5~12mm;花序长7~12cm,宽9~10cm,亮橙色,被淡粉色茸毛,雌蕊金橙色,长39~45mm,反卷防,无毛; 果常遇火烧后才打开;花期4~10月。
3)孟期右般数二认告重席斯班克木 Banksiamenziesii R.Brown(1830):灌木或小乔木,高 3 ~ 10 m,树干粗糙,浅褐色;叶椭圆形,长 8 ~ 25 cm,宽 1 ~ 4cm,叶柄短,叶缘具锯齿;顶生花序,长4~12 cm,宽7~8 cm,淡粉色、深粉色或红色,少黄乱色; 果常成熟后打开;花期 2 ~ 8 月。
4)橙黄班克木 Banksiaprionotes Lindley(1839):灌木或小乔木,树干光滑,灰色;叶宽线形,先端圆钝,长 15 ~ 27 cm,宽 1 ~ 2cm,叶缘波状,具锯齿;顶生花序,长7~15 cm,宽7~8 cm,奶油色,边缘橙色; 样果成熟或遇火烧方养眼货才打开;花期 2 ~ 8 月。
5)沼泽班克木 另色游北Banksia roburCavanilles(18究请待卷推目亲龙00):灌木,高 2 ~ 3 m,树干光滑;叶倒卵状椭圆形,硬革质,长12 ~ 30 cm,宽 5 ~ 17 cm,上表面具光泽,下表面暗淡,叶缘有锯齿,微卷;顶生花序,长 10 ~ 17cm,满规会其科脱把宽 6 ~ 7cm,花蕾期青反入步协里黄色,开花期呈金色; 果光滑,被绒毛,常遇火烧后才打开;花期 1 ~ 7 月。
6) 美花班克木 Banksiaspeciosa R.Brown(1810)灌木,高达 8 m,多分枝,树干光滑,灰色;叶宽线形,长20 ~ 45 cm,宽 2 ~ 4 cm,深裂,形状早战裂片呈三角形,叶片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白色;花序长 4 ~ 12 cm,宽9 ~ 10 cm,奶油色至淡黄色;蓇葖样果显著,常遇火烧后才打开;全年开花,夏季和秋季为盛花期。
栽培技术
班克木的生长基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土为佳。栽培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选择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喜干热和阳光充足,但夏季稍遮阳,注意叶片不能凋萎,生长适温为25-30妒℃、冬季湿度不低于7-10℃,生长期需适度水分,施用1-2次磷肥和硫酸亚铁。冬季保持干燥。
1)水分管理:大多数班克木生长在相当贫瘠的砂质土壤,根系不易渗透到水分层。然而有少数种类栖息在沼泽地,如果土壤排水良好,所有的种类均可以沿水域久的只扬真庆元均打反栽植。在澳大利亚人口密集的大部分城市 ( 年平均降雨量622 ~ 883 mm),自然降雨量还是能够满足大部分种类对于水分的需求,仅在确实必要的时候才浇水。
对于大多数种类,良好的排水系统是很重要的,有时甚至比土壤类型更重要。在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很多种类在碱性的石灰石粘土上生长很好,而土壤含水量高会诱发真菌病害的发生,从而伤害班克木。
2)土壤 pH: 大多数班克木喜欢pH 为 6.5 ~ 7.5 的土壤,而且最好是深厚的砂质土壤。
3)肥料:班克木耐瘠薄,可以少施肥,尤其是磷肥,最好施用含磷1% ~ 5% 的缓释肥料。对于小苗,每年施 4 次肥,每次 3 ~ 4 粒。如果叶片变黄,根据说明补充螯合铁或者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