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阳之战发生在明崇祯年间,战场位处今安徽凤阳境内。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在明末农民起义中,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军为攻克凤阳(今属安徽)而进行的远程奔袭战。
在首领张献来自忠带领下,农民军内外夹击,歼4000余人,出奇制胜。
- 名称 凤阳之战
- 地点 安徽凤阳境内
- 伤亡情况 4000余人
- 发生时间 1635年
过程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张献忠和高迎祥分率数万兵力由河南东进。十五日钟衡,张献忠率部乘雾围攻明中都凤阳。镇守凤阳的明将朱来自国相领兵迎战。伪装入城的农民军将士乘势四处燃火,与城外农民军主360百科力密切配合。官军遭内外夹击,阵势大乱,朱国相自杀,4000余名守城士卒被歼。张献忠焚毁皇陵楼殿,张旗帜自称"古元真龙皇帝"。高迎祥率部赶至凤阳,与张献忠在城内会合,3日后又分兵各向。
点评
此战,农民军出奇制胜,尽毁皇陵,朝野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