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唇鼠兔来自是青藏高原特有草食性皮、肉、药、观赏兼用的小动物。为兔形目、鼠兔科,别名高原鼠兔,呜声鼠。藏医称"阿鸟那"。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360百科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呀出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屋帮端提请负介则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中文名 黑唇鼠兔
- 拉丁学名 Ochotona curzoniae (Hodgson)
- 别称 高原鼠兔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成鼠体重200克,顶轴图记投年席讨金普身长12厘米左右,面似兔,耳朵比兔短,它的躯背毛色呈黄褐色,颈背有白色或黄色斑腹面灰白色,唇部四周及鼻端黑褐色,尖端呈白色。黑唇鼠兔是典型的高山草原鼠类。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

分类
哺乳动物
生活习性
黑唇鼠兔栖息于海拔3200米-5200米植物疏稀的悬岩乱石堆和农田附近土坡上活动,营洞生活。生活习性不冬眠,站起来吃食,一年四季每天上午型究好负眼入8~10时,下午17~来自19时最活跃,活动范围一般离中心洞20米左右,夜间休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报西述占从点就是见到人时,喜欢身体直立,站在洞口,"吱、吱、吱"地叫个不停,似有相互联络,提高警惕或壮胆之意。师集迅如再接近,就逃入洞内,但很快又会到洞口伸出头来探望。鼠兔性情温顺、活泼可爱、样子精明,经人工驯化可作表演动作,非常喜人。鼠兔繁殖快,妊娠期28天,一胎产仔4只~8只,早产的鼠兔可参加当年繁殖群。
保护级别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360百科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