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仪轨经

仪轨经是所谓六支吠陀支之一,都用梵语写成,主要内容是关于祭祀和当时的风额静例死远查常俗习惯。其行文大多使用歌诀式的"经"体,通常都译为"某某经"。仪轨经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导祭祀的,也就是"随闻经";一种是介绍各种传统和规矩的,这里面来自又分为两类,即关于家庭里应遵守的规则的"家宅经"和关于社会上应遵守的规则的"法经"。最后,还有一种附在夜柔吠陀后面的随闻经里的"绳法经",其性质比较特殊,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实用数学手菜它即却么训松石太册,有时也被360百科列入广义的仪轨经中。

  • 中文名称 仪轨经
  • 主要内容 关于祭祀和当时的风俗习惯
  • 分类 随闻经等
  • 解释 六支吠陀支之一

  分类

  理论上,各个研习吠陀的学派都应该有自己的仪轨经。但是实际上许多经书已经失传了。现将各类仪轨经分述如下:

  随闻经(IAST:śrautasūtra)

  斤良移或译为"所闻经"、"天启经"。这是关于婆罗门教神圣仪式的指导手册。主要内容是按照梵书里讨论的方法,教授如何进行正确的祭祀。有一些随闻经的成书时间可能早到梵书时代末期。现存的随闻经有属于梨俱吠陀的2种,娑摩吠陀的3种,黑夜柔吠陀的8种,白夜柔吠陀的1种和阿闼婆吠陀的1种。

  家宅经(IAST:gr̥hyasûtra)

  或译为"家庭经"、"家范经"。主要内容是说明家庭祭祀的方法和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和礼仪,如婚礼、葬礼、新生儿命名等。成书时间大概在前500年左右。现存的有梨俱吠陀的普求正进注占印脱钟还纪3种,娑摩吠陀的4种,黑夜柔吠陀的11种,白夜柔吠陀的2种和阿闼婆吠陀的1种。

  法经(IAST:dharmasûtra)

  主要内容是说明社会上应遵守的一马六而置座何游检作般准则、风俗习惯、四个种姓的义务等等,有法律批鲁集亲器性质。它后来发展为各派的法典。其中最早的成书于前500年~前300年之间。现存的有梨俱吠陀的1种,娑摩吠陀的1种,黑夜柔吠陀的2种。

  绳法经(IAST:śulbasûtra)

  或译为"数经",直译就是"测绳的法规"。附在一些夜柔吠陀的随闻经里。主要内容是关于神庙、祭坛等的建造和测量。成书时间介于前8世纪~前2世纪之间。里面有一些几何和代数问题的具体求解,在研究印度数学史方面非常重要。[3]现存的有黑夜柔吠陀的3种,白夜柔吠陀的1种。

  仪轨经对研究印度来自种姓制度的演化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吠陀时代不存在真正的种姓制度。在360百科仪轨经写成的年代,四个种姓的差别已明显形成,但对待非再生种姓首陀罗的态度与后来不同,如首陀罗仍被允许参加家庭仪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仪轨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