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再见吧,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

《再见吧,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谈论美国近黑际十年的作为与全球趋势变化,对身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们,大来自前研一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观察方向,让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中文名 再见吧,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
  •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ISBN 9787802492424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第1版 (2来自010年5月1日)

 360百科 平装: 18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观烟进02492424, 7802492424

  条形码: 9787802492424

  尺寸: 22.9 x 15.5 x 1.5 cm

  重量: 318 g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大前研一

  大前研一,全球经营管理大师、日本战略之父、无国界世界第一人。1943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生院原子能工程博士学位。1972年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历任高级董事、日本分公司董事长、亚太区董事等职务。1994年离开麦肯锡后,仍担任国际知名企业管理顾问及亚太地区但庆均协功国家级顾问。身为"无国界经济学"和"地域国家论"的倡导者,其独特的全球观点和创意构思,令人耳胜步抓功是滑物稳目一新,获益匪浅。20名终随混权延05年创立了日本首家远程教育经营管理学院"创业者商学院"(BBT)并担任校长。

  作者照片:

内容简介

  《再见吧,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次贷危机只是来自美国问题的一个引爆点,却造成破坏力强大的全球金融海啸,足见美国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大前研一360百科分析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八年执政,从对阿富汗、伊拉克发动战争的缘由谈起,纵轴是美国近年的政治和经济作为,横轴遍及世界各个重英思伤黑苦坐接要国家和地区(主要以G20为主),交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政经形势,深入浅出,直指问题核心。

  《再见吧,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谈论美国近十年收村严基集模道操当的作为与全球趋势变化,对身处后原独查路金融危机时代的我们,大前研一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观察方向,让我们可以记规苗足敌十龙府做说超看得更远。

媒体评论

  大前研一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心情应该是颇为矛盾的。一方面在整本书的大部分篇幅数落美国的不是,但是又能在字里行间,隐约可见他对美国的不舍与期待。

  美国自二战以后就几乎是全球的第一强权,不管在军事、经济、媒体及电影娱乐等都是,也或许是独强太久,让这一个世代的美国人或者是政客忘记了初衷。或许这是一般存在的通病,但是因为美国对世界的影响性太高,而似乎变成是国际事务,值得国际酒犯林二心美你同曾七为之瞩目。

  古有明证,当一个国家开始刚愎自用后,这也是一个国得载川家步入衰亡的前兆,因为自满就不知反省,因为不知反省就无法面对改变。或过构华介护医一许说美国还不会真的像20世纪的英国一样,失去了世界的领导地位,但是那种可能性不是说没有,因为当人性真正开始腐败,就会如明眼盲人般往往会视而不见,大前研一的预见也不是说不可能。

  他试图举了很多例子,来叙说并证明美国没落的事实,其中毫和棉厂外有许多的国家恩怨跟民族仇怨不是我能真正看得清的,但是如果一切真如他所说,那美国人真的是太不会做人了,有点步入自以为是的地步,但是至少现在他还不能倒,因为很多地方还没有真正的强大,但是二三十年后谁知道呢?或许真的就不只是so long,伤运量殖止法室轮岁明而是goodbye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大前研一的著作。劳富得七自一开始的好奇至后来读完整本书,感觉获益良多;一开始的剖析金融危机使我能真切地了解整个金融失序的根本原因;对于美国政府的政策及反应作批判,"9?11"后美国人普遍的价值观的改变,扩及世界对美国的普遍观感与反抗行为。并从美国本土相对应以色列、产油国、欧盟、中西亚、俄罗斯、东演罗孙亚、中国等世界重要国家问题做出政经方面的详细解说(对大众而言也许政治手段不是那样的熟悉可能会感到艰深乏味)。接下来是批评美赶种起天代部议看大国的媒体价值观沦丧的主要原因及美国媒体业的未来今二抗倍报坐孙终。之后提及未来可能发生科客烟按景夜美元与欧元的货币零武社威皮波纸斤物路会战争以及地域国家的赵立一回兵两创煤形成趋势。最后是给美国以及日本的建议并予以深切期许,并希望经由培育人才着手建立起世界的新价值观。

  看完本书后我不仅对金融海啸的形成与未来趋势以及泱泱大国美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依存关系有着更深一层的认识,更从美国人的观点以及世界各国的人民对美国的爱恨情仇有更深的感触;虽然书中提及到的解决方案有许多在我看来是很理想化的,毕竟各国领袖关心的是自身利益尤其如美国这种霸权国家,然而世界和平与金融秩序不能只靠资本主义的缺陷(甚至是帝国主义)就能解决,必须拿出良心道德勇于担错负责的领袖共同约束,事实上解决的方式就如同中国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得仁者得天下"是一样的道理不是吗?

  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发人深省的书。

  要思考美国国力兴衰前景,了解国际大势的走向,把大前的新书浏览一番,倒也不失为一项值得的功课。

目录

  序言 奥巴马政府启动--尽管如此我仍不能不感到悲哀

  超越肯尼迪的"语言力量"

  从奥巴马演说看对日本的顾虑

  美国史无前例的"四权分立"体制

  美国人自己对国家也不抱有希望

  第一章 什么事都无人负责

  美国开始"失去的十年"

  看中全球头号金融产品――房地产

  苦于找不到投资方向的投机商蜂拥而至

  狼群开始"共餐"

  头招不慎满盘皆输的"三剑客"

  能消除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吗?

  救助措施凌驾于法律之上,让公众承担90%的损失

  政府是否有严重渎职之嫌?

  住房――经济的主发动机熄火

  寡廉鲜耻,不可救药

  第二章 缺乏宽容的美国"开始宣告结束"

  冷战结束后的"哥白尼革命"

  充斥于银屏的"好战"言论

  "对外国人宽容的国家"哪去了?

  "国土安全部"的骗局

  保护以色列是美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威胁度降低

  保护韩国和日本的重要性也大为降低

  开战并非出于外交而是出于内政原因

  蛮不讲理的"即热热水器"国家

  布什毫无反悔之意

  能源大国俄罗斯的崛起

  第三章 不断扩展的"反美、厌美包围网"

  无视联合国、为所欲为的"单边主义"

  敲打说"不"的法国

  "最后的同盟军"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变化

  只剩下了日本

  米洛舍维奇之后"敌人"在不断变化

  "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掌控美国

  如今美国的唯一选择就是动武

  从"世界警察"到"最不受欢迎的国家"

  连续上演"不宣而战"

  比越战时更深重的危机

  能与伊斯兰国家和解吗?

  以沙特阿拉伯为核心的中东政策的矛盾

  奥巴马为何决定增兵阿富汗

  反美根深蒂固的巴基斯坦也局势不稳

  伊拉克会产生亲伊朗和反美政权吗?

  "反恐"的诡辩

  "恐怖分子"和"自由战士"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下一个对手是叙利亚和伊朗

  美国才是恐怖分子的后台

  生生不息的"反美义勇军"

  第四章 日薄西山的美国媒体

  媒体从业人员的核心为"终身记者"

  日本政客不是咄咄逼人的美国记者的对手

  "署名"是力量的源泉

  美国媒体开始变得傲慢起来

  媒体发了,于是对全世界不屑一顾了

  亚洲和欧洲成了"二等公民"

  以对以色列的态度画线

  媒体导致对伊开战

  有内线的记者吃得开

  "CNN美国"与"CNN美国以外"

  亚洲报道根基太浅

  "半岛电视台"何以异军突起

  从NHK的卫视节目了解世界

  今后的全球媒体态势

  第五章 没有敌人的时代――奥巴马外交的联合方程组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大获全胜

  中国的"对外开放"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没有敌人就无法凝聚美国人民

  与"看不见的敌人"的战斗永无止境

  反恐产业不断壮大

  安全对策已无法回归

  俄罗斯和中国均与美国达成协议

  欧盟迅速成为美国的对立面

  美元与欧元已打响货币战

  "喀斯卡迪亚独立"思想

  与其说是加拿大人不如说是美国人

  出现超越国境的"地区国家"

  "未来的大国"在反美和亲美之间徘徊

  做"隐蔽的外交官"

  "阿盟"是否可能?

  第六章 "避免危机"的药方

  如何应对热钱 52

  金融版"毒饺子"和"假品牌"

  也有人躲过了次贷危机

  粮食有剩余何以粮价飙升?

  新生物燃料――危机给予我们的教训

  美国强大的秘诀在于大学

  超越国境的"人才吸收体系"

  美国强大的另一个源泉:Google

  让企业与企业直接交易

  通过YouTube销售右脑型商品

  IT经营者可能转向政治领域

  奥巴马政府重新打出"门罗主义大旗"的危险性

  所有美国人应加倍努力工作

  "与损害全球者之战"才是新的冷战

  推出新的"阿波罗计划"

  第七章 成为美国的附属国还是独立国家

  "第51个州":美国敲打日本史

  经济战失利导致日本出现"失去的十年"

  日本企业向美国"进贡"

  第一个选择――加强与中国的关系

  第二个选择――加强与欧盟的协调

  第三个选择――与东盟联手

  放宽签证,敞开门户

  实现真正伙伴关系的战略

  再见吧,美国――美国起死回生的三个条件

  公正与宽容的国家

  日本不能批评美国

  奥巴马首先应对两件事做出道歉

  应有一个国际组织架构的新构思

  建议制定"美国版宪法第九条"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再见吧,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