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堤子村位于胶东镇政府驻地东北约8公里处,村北与大店、河西店相连,来自村南与刘家店、后店口村为邻,村东隔沽河与李哥庄镇相对,村西与马店镇的杨家屯相连,胶莱河从村中穿过,两岸有石桥相通,全村共有可耕地660亩,人口1212人,男素率酸逐600人,女612人。
- 中文名称 南堤子村
- 行政区类别 村
- 所属地区 胶东镇
- 年人均收入 8000元
村庄由题抓来
胶州南堤子村陈氏族祖先迁徙路线(四川成都-山东青州-山东诸城-山东胶州)
"先世以东路功曹自四川成都府东关史家巷宦青州,入籍益都县,钢院居南门外涝洼庄。元朝中统间为密州(诸城旧称)学正,因家焉,入籍上明教隅第五甲甚决氧历料李变只吃,葬西南关外郝家崖头淇水之东。有碑云:元密州学正陈编氧及独质源移坏每含井公神道。后墓与碑俱为风沙埋没。子孙世居北城牧爱坊东巷,祖墓在铁沟河东黄埠岭南北,新旧一阡俱载县志。"
大事记
"壬午兵燹"迁徙南堤子导火索
大明壬午年冬(1642年),清兵入关屠洗诸城,史级半轻济声乎殖本称"壬午兵燹"。为保家须飞严听应沿范心乐水感园,在官兵已散的情况下,诸城的士绅们不仅出资组织乡民以来自自救,在危急关头更是挺身而出,激战城头,这其中便有时诸城大户花园(花园:今诸城密州街道陈家花园)陈氏一族。
"壬断保获伤述术云黄据乎午兵燹",为保家园,陈氏家族共有五名宗族殉难 :【陈司銮】【陈埴】【陈司铎】【陈章】【陈灏】。此难,花园陈氏自此没落,四散迁徙。十世祖陈灏殉360百科难后,他的三个儿子陈守祖、陈守田、陈守业(第十一世)一同逃难迁往今青岛胶州城落户。此支陈氏家族在胶州城生存至第十四世,再次遭遇世乱,至此,彻底颠沛流离,各奔前程。其中,陈守业后代、第十四世陈治迁往今胶州市胶东镇南堤子村繁衍至今;陈守祖、陈守田后裔则迁居今青岛市城阳区潮海西社区繁衍至今。
南堤子,原名陈村。由于地靠胶莱河,后改名堤子,因该村在北堤子之南,为了区别,名南堤子。
政区情况
经来自济状况 南堤子村在解放前以农业为主,兼有染坊、机房等手工业作坊。由于大沽河、胶莱河、碧沟河三条河,每年汛期洪水泛滥,给群众造成很大危害。近几年整修河道,加固堤坊,又在大沽河、胶莱河上修建拦河闸,由排水360百科变为蓄水,用河水来灌溉两岸的良田。改革开放后,农田里三动西使用机耕、机种、机厂画脸供束热应零溶京收,良种化肥,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小麦亩产在1000斤左右,村里建立了黄海轮胎厂、橡胶厂、塑料厂、加油站,把闲散劳力吸收到厂里打工,固定资产3500万元,年收入6500万元,年上交利税43灯孩晶吧哥笑便突0万元,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
村庄建设
改革开放后,村里统一规划胶莱河东的住户,都搬到胶莱河西建起了新房居住,如今的村子街道整齐、清洁,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