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跑古下修订版》是199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推士革望极但古汉然版的图书,作者是朱振家。
- 书名 古代汉语下修订版
- 作者 朱振家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4年01月
- 页数 392 页
内容简介
《古代汉语》是卫星电视培训中学师资中文专业成套教材之一,是1986年版的修订本。修订工作是在广泛征求使用者意见的基础上,遵循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培训中学师资中文专业教学大纲而进行的。修订本改正了原教材的疏失脱漏;并偏深偏难的音韵学部分作了较多改写降蒸武还乙;全书框架和内容靠近了新大纲;并注意保留了原版之所长;学术观点上注意稳妥,采用通说。全书分上、下册。下册为知识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来自法一、语法二、音韵、综合运用六章。每章前有"学习提示",每节后有"思考与练习",便于学员使用。并密太植持有肉切结合中学文言文教学,实什自经风用性强。《古代汉语》适于电视师院、师资培训、教育学院、函授、自学使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演变
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司电烧激末协都压文字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思考与练习(一)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传统的"六书"说
二、"六书"说的局限与乡兴跟岁财客画部对它的新探索
思考与练习(二)
第三节 分析伯木连针散线候够字形,推求字义
一、纯表意字与词义
二、形声字的形符与词义
思考与练习(三)
第四节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海二、异体字
三、繁简字
思考与练习(四)
第二章 词汇
第一节 古360百科代汉语词的构成
一、古代汉语单音词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思考与练习(五)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用今废词
二、听赵处显飞负轻兰先古今传承词
三、古今词义的希亲克己铁杆最段婷差异
思考与练习(六)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关于词的本义
二、关于词的引申义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四、词义引申的类型
思考与练习(七)
第四节 同义词的辨析
一、辨析同义词的意义
二、同义词的来源
三、同义词辨析轮短行多答的基本方法
四、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八)
第古采破三章 语法(一)--实词和句式
第一节 名词等活用复合言回突供行新数将为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思考与练习(九)
翻木端认照不切威奏 第二节 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胡系
一、使动用法
二、意由低种获动用法
三、处动用法
四、为动差重毫范味厚背油互用法
思考与练习(十)
第三节 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判断句语气助词的使用
三、"是"字在判断句中的作用
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
五、判断句的活用
思考与练习(十一)
散剧染溶听微必跟检环第四节 名词用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十二)
第五节 宾语前置
一、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二、否定句代词曲汽作宾语的
三、有"是"、"之"等为标志的
思考与练习(十三)
第六节 双宾语
一、动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
二、动词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
三、动词是"为"字的
思考与练习(十四)
第七节 被动句
一、用"于××"作补语的
二、用助词"见"字的
三、用"为××(所)"作状语的
四、用"被"字的
思考与练习(十五)
第四章 语法(二)--虚词和句式
第一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四、无定代词
思考与练习(十六)
第二节 副词
曾、尝(191)方、适(192)且(193)竞(193)
但(宦)、特、徒、弟(第)(194)稍、少、略、颇(195)
益(196)良(197)几(jT)(197)乃(逎)(198)
相(199)固(200)亟(200)盖(201)殆(202)
不、弗、毋、勿、无、未、非、微(202)
思考与练习(十七)
第三节 介词
于(206)乎(209)以(209)为(212)与(213)
因(215)诸(216)
思考与练习(十八)
第四节 连词
而(219)以(222)且(224)则(225)然则(227)
然而(228)虽然(229)然(230)
思考与练习(十九)
第五节 助词
一、结构助词
之(231)
二、句首句中语气助词
夫(233)其(233)唯(惟)(234)者(234)
也(236)乎、焉、与(237)
三、直陈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也(237)矣(238)已(239)焉(239)耳、尔、而已(240)
四、疑问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乎(241)与(欤)(242)邪(耶)(242)也、矣、焉、哉(243)
五、祈使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六、感叹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七、句尾语气助词的连用
思考与练习(二十)
第六节 常见的习惯句式
一、孰与、孰若、孰如、何与、何如、奚与、奚若
二、何××为、何以××为、何以为
三、何××之××
四、何其××
五、不亦××乎
六、无乃××乎
七、得无××乎
八、此其、是其、彼其
思考与练习(二十一)
第五章 音韵
第一节 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
一、汉语的音节结构
二、声、声母、声纽
三、韵、韵母
四、声调和平仄
五、古代的注音方法
思考与练习(二十二)
第二节 古音概述
一、上古音
二、中古音
思考与练习(二十三)
第三节 诗律和词律
一、诗韵和诗律
二、词韵和词律
思考与练习(二十四)
第六章 综合运用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注解的意义
二、古书注解的体例
三、古书注解的方法
四、古书注解的术语
五、古书注解的局限
思考与练习(二十五)
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
一、标点古书的意义
二、标点古书的原则
思考与练习(二十六)
第三节 古文今译
一、古文今译的意义
二、直译和意译
三、古文今译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二十七)
第四节 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一、常用工具书的种类和性能
二、怎样使用工具书
思考与练习(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