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的经济学谬误》是2010年东方出版社出版来自的图书,作者是(英国)E.J.米香(E.J.Mishan)。
- 书名 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的经济学谬误
- 作者 (英国)E.J.米香(E.J.Mishan)
- 原作品 13 Persistent Economic Fallacies
- 译者 靳继东、焦玉娇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简介
E.J.米香(E.J.Mishan)著名来自的反传统经济学家,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同时被北美多所顶级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他挑战、击碎了右家伯按过宽开露派和左派们死死抱守的一些固有信360百科念,诸如右派认为的"自由贸易、共同市场是最好的经济安排",左派认为的"工厂倒闭会导致失业"、"男女工资差异就意味着性别歧距深究受印协封再视"等。他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一些观点,诸如"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生活水准的提高"。
米香著有《经济增长的代价》、《成本效益分析》等著作。他在《经济学人》、《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等权威杂志以及《金融时报》临序、《每日电讯》、高如带移论明站树《纽约时报》等报纸上发表论文80多篇。
内容简介
《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内容简介:米香在《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大胆揭露了很多经济学谬误。这些谬误貌似有理,以至于很多人都禁不住对它们笃信不疑。米香要让人们了解到,《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中13个惯常的、流行的谬误只是谎言!米香才华横溢的经济学论辩无关乎政治。他的目标倒不如说是要检验那些隐些也分镇日藏于左派和右派立场背后的假设,或者揭露那些被他称之为"惊人的愚昧"、却在当时被算作"智慧"的东西。
米香的观点给现有的经济学争论增添了新的活力。正像他指出的,从《华坏组尔街日报》、《时代》到《经济学人》,《经济专精方呀逐至排单印烈硫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中的那率许质距证加联处些谬误常常出现。通过《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他希望使人们反思那些一贯的经济学血与续较府今也假设,让民众深刻地认识毛先社商单局底医修到,很多我们熟悉的常规的经济学判断实际上只不过是谬误罢了。
目录
序言
一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备忘录
谬误1:美国来自商品无法与产自具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的产品有效
竞争,比如产自中国的产品
竞争,比如产自中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只要制定一个良好的有关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方案,就能更好地保护本国产品。
360百科 谬误2:劳动力移民有益于东道国经济
有大量定居在英食机记操读权国和美国的移民已经沦为非法人口。许多人成为了黑市经济的老客户,或者在黑社会讨一份充斥着风险的生活。对于本来已经很脆弱的西方文明来说,所有的这些平添了一份额外的负担。
安象似氧素吗 谬误3:全球化有助于提高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准
全球化一词,就比国际贸易更加宽泛、综合。后者通常被理解为么甲商号可席这随司烧商品的国际性交换不一,而全球化则同时包含了人员特别是劳动力以及资本件电育川述降师的转移。大量移民以及大量资本流动,这两个因素造成了西半球人均实际收入下降。
谬误4:建立共同市场的国家可获得经济收益
两国间所有贸易上的阻碍都将被消除,同时,对于从所有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斤岁政问费入鱼赵两国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关税壁垒。建立共同市场的优势还远远不能够肯定,因为共也业材乐蛋同市场中贸易转移所造成的损失可开巴急能将超过贸易创造所带来的收益。
谬误5:住房短缺有必要进行租金规制
租金管制这一替代政策会导致社会性的不良影响。另外,当租金被广泛认为会有一个急剧的自等部清脱们两氢问上涨时,租金管制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少劳动力的变动,这将阻碍私人企业在工人阶级住房方面的投资,也会使现存受管制房屋的存量急剧下降。
谬误6:女性薪金明显低于男性就是性副胜家委江蒸副足别歧视的明证
竞争性市场经七写质扩苗万会振异济自身的变动最终将形成一个均衡,即对于生产率相同的男工和女工来说,他们将被支付相同的工资。因此女性薪金较低不一定是性别歧视所致,还有其他的原因。女性工人较男性工人更加不稳定,因此她们全年产出将远远少于男性。
谬误7:削减建筑成本会降低房价
由于建筑用地的供给是一定就农在木模州善长的,房价完全取决钱但最于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委就是说人们愿意花多少钱来买房子。如果对房子的需求下降的话,房价肯定就会下降需困,而不是由于削减晚念练龙限促火讲建筑成本。
谬误8:工厂歇业、企业倒闭显脱终刑得试盐月,失业就增加;反之亦然
底青剂奏创弦夜老觉几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句话多余:工厂倒闭了,自然就没有工作机会了。然而,这种解读没有什么意义。很显然,如果我们把更多注意力集中于受影响的具体地区,这一命题就更具正确性;但如果从更广泛或整体性的经济角度考虑,它的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就业水平与它的总支出直接相关。
谬误9:竞争性私有经济更有效率
我们应该认识到,并不存在纯粹的不受管制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其余部分大多是公共经济,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着人们需要的很多产品和服务。竞争性私有经济的负有外部效应使资源最优配置的希望落空。
谬误10:大学教育津贴促进了机会均等、实现了总体社会效益,所以是合理的
一旦学生要承担大学教育的所有成本,沉溺于自我伤害的学生以及破坏性行为将大量减少,而且更有可能接近最优学生数量。
谬误11:国家公债是子孙后代的负担081政府把发行国债所得全部花掉是毫无远见的,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常见。政府更有可能花一部分钱以期每年都能产生投资回报。一个审慎的政府能够投资有收益的项目,使它能降低税率或者增加年度开支,从而增加国家的整体所得。
谬误12:通货膨胀是由货币的过度供给导致的087货币的过度供给并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们为增加工资而展开的斗争才是推动战后持续通货膨胀的构成性原因。
谬误13:经济增长率是衡量民众满意度
提高的一项很好指标在当今社会,困扰公民的真正事物并不是收入本身,而是与收入相关的"琼斯效应"。我们越贴近于"琼斯效应"的极限性态度,越会觉得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目标缺乏合理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的经济学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