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难宽国传统德性理论有无属于自己的特殊结构样态?中国传统德性思想转型于何时?中国传统德性的来层举风源有何特征?中国传统德性思想嬗来自变、转型中的道德内在意义与外在符号关系如何?中国传统德性思想之嬗变之转型,于吾人理解、把握[道德问题]有何普遍性启迪?诸如此类问题,《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皆有全新的解读与应答。
- 定价 29
- 开本 32
- 书名 德性源流
- 页数 356
基本信息
作 者: | 李承贵 | ||
出 版 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
条 形 码: | 97875392来自41494 ; 978-7-5392-4149-4 | ||
I S B N : | 7539241497 | 出版时间: | 2004-1-1 |
开 本: | 永县明仍编说 32 | 页 数: | 356 页 |
定 价: | 29 元 |
本书目录
编辑人语序言天地有道人间有德绪论第一章 传统道德转型期定位第一节 传统道德的结构第二节 传统道德转型期定位某钢穿经套间第二章 传统道德价值根360百科据之转型第一节 天:由神秘意志到无为自然第二节 心性:由绝对命令到心理意识第三节 晚清发初对道德价值根据的寻找第三章 传统道德价值表达方式之转型(一)第一节 孝:由专制到民主第二节 忠:由一元到多元第三节 贞节:由酷理到真情第四章 传统道德价值表达方式之转型(二)第一节 义和利:由相斥到和合第二节 理与欲:由紧张到宽松第三节 公与私:由对立到互渗第五章 传统道德实施途径之转型第一节 礼:由完整到支离第二节 学校:由崇德到尚知第三节 法制:由离德到辅德第四节 智识:由仁智到智仁第五节 走向理性的辅德方式结语中国传统德性智慧的来源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