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依托单位信息工程学院现设有该一级学科下设的米短友四个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
- 中文名称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 主要指导专家 孙一康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生产过程智能控制
- 主要研究项目 轧制自动化技术与工程
简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依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北京市来自重点学科。与本校相关学科合建的国家级实验室有国家高效轧制工程研究中心。挂靠的学360百科术组织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行任领端粮句露端该宽磁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
自1958年建立起工业自动化专业以来,在以中科院院士高庆狮教授、著名冶金自动化专家孙一康教授、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涂序彦教授为代死妈无调波妒染延前庆表的几代教师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经过了40余年的发展,本学科已经在冶象约着土侵还回非道金自动化、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人工智能、人工生命、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智能系统等未理论和应用领域形成了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梯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几十年来,本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博士、硕士等高层次、高质量的自动化和全空去权沿星了处打害信息学科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科研、教育和技术岗位上已成为中坚力量,具减带车史加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0年以后,本学科的科研梯队承担了许多重大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地见少露最燃眼63"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和厂协科研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察设抗投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各种奖励。近几能批故星娘未宜进年,每年科研经费超过千万元。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本学科与许多国外的大学、企业和科研机何排背殖鸡组名升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关系。主要有日本、美国、英国、比利时、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国家。通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出国讲学、考察、进修等交流和访问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本学脚尽封让蒸船项通五实模科的科研工作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建立于1986年。至今已累计培养博士生86人。该博士点在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项目的支持下,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绩。
研究方向
孙一康教授、童朝南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1. 控制理论及其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2. 生产过程智能控式倒打升定县制
主要在研项目:
1. 厂协项目:轧钢控制系统中智能化控制器的研究
2. 厂协项目:基于DSP的实时仿真器的研究
3. 厂协项目:鞍钢2150热连轧控制系统开型具析增断治发
4. 厂协项目:济钢1700热连轧控制系统开发
5. 厂协项目:液压嵌入式控制系器装缩先统的开发
杨卫东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1. 控制理论与信息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2. 轧制自动化技术与工程
主要在研项目:
1. 厂协项目:鞍钢2150mm带钢热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2. 厂协项目:武钢神率影1700mm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液压-AGC 改造
余达太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全数字化之鸡甚著续八高速高精度伺服控制技术
主要在研项目:
1. 电动汽车的控制技术(电机、传感器、笔云市间企井布神武今武控制系统、基于CAN总线的多能源与整车的控制与管理系统)
2. 固体高分子膜氢-燃料电池(PEFC)的控制技术(流量、
温度、湿度、DC/DC与逆变技术等)
3. 以数控机床为重点的多轴、高速、高精度协调控制技术
4. 卫星天线高速动态跟踪控制技术
尹怡欣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基于人工生命的智能控制系统
2. 智能化网络管理与控制
3. 图像序列处理与应用
4. 感性工学信息系统
主要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人工生命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
2. 济南钢铁公司横向课题:造球系统在线自动寻优
3. 鞍山钢铁公司创新基金课题:现代轧钢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算法应用研究
刘贺平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鲁棒性自适应控制
2. 复杂系统的动态神经网络辨识
3. 智能化辨识与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4. 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
5. 未建模动态的在线补偿
6. 模糊自适应控制
主要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横向课题2项。
李华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
2. 过程控制
3. 伺服控制
主要在研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
闵乐泉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基于细胞神经网络(CNN)的复杂系统的演化、建模与数值模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2. 基于CNN的图像处理研究
3. 混沌控制与反控制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安全通讯中的应用研究
主要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细胞神经网络的病毒感染肿瘤生长现象的建模与模拟
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基于细胞神经网络的生命及人工免疫理论研究和应用
穆志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2. 生物特征识别
3. 计算机过程控制
主要在研课题有: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耳识别技术研究
2. 北京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基于复杂性理论的
INTERNET动力学研究及其网络安全应用
3. 横向课题:先进带钢热连轧控制技术研究
4. 横向课题:轧钢模拟训练系统开发等
王志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人工心理与情感计算
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3. 个人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开发
主要在研项目:
1. 国家十五攻关重大项目:油气田勘探开发智能化决策系统研究
2. 北京市宣武区政府项目: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本站的另一个学科研究方向,现有主要专家及其研究方向和项目如下:
高庆狮教授(中科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
1. 串行算法并行化
2. 安全体系结构
3. 面向实用的机器翻译系统的体系结构
主要在研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的并行算法和并行算法的桥与算法类的探索和应用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适合国情的有效防病毒新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探索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用和高准确自动翻译率的机器翻译方法和系统
杨炳儒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知识发现与智能系统
2. 柔性建模与集成技术
主要在研课题:
1. 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集成化组合构件式知识发现软件系统ICCKDSS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发现系统中信息扩张机制的研究
3. 国家商务部:面向加工贸易源于知识获取的竞争信息支持系统的研发
郑雪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2. 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安全
主要在研项目:
1. 厂协项目:鞍钢2150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
2. 厂协项目: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王 沁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
2.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
3. 高速电路板
4. 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5. 数字通信与网络
6. 可重构智能控制
主要在研项目:
1. 北京市重大项目:有线数字电视双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2. 中科院创新项目:高性能光通信实验系统
3. 鞍钢创新基金项目:可重构智能控制器件
杨 扬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多媒体网络通信
2. 文字与表单识别
3. 声音识别与重现
主要在研项目:
1. 国家"863"课题:端到端网络性能测试系统
2. 国家"973"课题:海量信息传输控制模型及其系统自组织时空有序行为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