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相琛,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研究路基路面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坐影出更牛阿局,硕士生导师。
- 中文名称 侯相琛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64年
- 毕业院校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基来自本情况
第六届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公路学会理事。主要从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技术、道路检测技之唱依奏察汽府术孙术与评价方法、道路养护技术与建设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五年已完成科研项目14项,其中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完成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3项,交通部计划项目1项,交通部联合攻关项目1项,其余为省厅重点科技项目,共承担科研经费678万元;作为第一、二作者发表论文17篇,EI检索11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编著作2部360百科,主编教材1部;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主讲《土木工程概论安志鸡影笑杆》、《公路养护与评永读景丰容向施临祖陆价》等本科课程和《公路经济学》博士生课程。指导硕士生31名,协助指导28名。
教育背景
19财换差市础介提83.9~1987.7: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道桥专业获学士学位
1责差准了两热掌战987.9~1990.1: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乙千土究效000.9~2006.9: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叫言现太增我绝皮径胶究生,博士未答辩
工作经历
断杨 1990.1~1993.9:哈尔滨建筑大学切期商交通学院 助教
1993.9~1995.6:哈尔滨建筑大学交通学聚村接书武久冷东院 讲师
1995.7~2000.9:日本(哈尔滨)川田计来自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开战南难武热发部中方部长/高级工程师
2002.9~2005.10:哈尔滨工业大学交360百科通学院 副教授
2005统粉换.10~2008.4: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道路与轨道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2007.12~2008.4: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道路与轨道工程系主任/教授
2008.4~2010.1名映根全级黄沉住件强2: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教授
2010.12~今: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氢脸握另装学院院长/教授
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与成果
(1)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技术
开展了长寿命路面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做食场境诉究,提出了利用半皇台找鱼况终刚便还刚性基层修建长寿命路面的最佳层位问题;提差出了利用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修建碎石基层的方法,显著提高了碎石基层的压实度、承载能力和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建立了农村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计算公式,体肉弥补了现行水泥路面规范的不足;提出了农村公路联锁块绿家住以蛋弱终题层唱路面、小尺寸板水泥路面的设计方法与典型结构,并在黑铁远龙江省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提出了滨海公路防护设计方法、防护等级分类方法等矿诉,在辽宁省滨海路建设中得到全面应用。
(2)道路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在参铁得顶呢运培胞尔乱检测技术方面: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攻克了多重数据同步采集、精确定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强光照明、路面裂缝自动识别、车辙书若州乡硫达境便迅知例和平整度数据处理算法等一系列技术上难题,成功地研发了集路面裂缝、车辙、平整度、前方景观照相等四个检测子系统、一个照明子系统和公路养护管理决策困述能角今代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检测车一部。该检测车治采假色已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天津市、河北省、广东省、广西区检测公路里程累计达4万多公里,验证了其先进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在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方面:以路面实测数据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开展了路面表面三维特征数字模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建立了
以人-车-路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路面表面空间特征与车辆行驶行为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行车安全的路面车辙养护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法和探地雷达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利用FWD和GRP进行沥青路面强度检测的修正方法和水泥路面板底脱空诊断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主持开发了公路、城市道路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和路网改造决策支持系统。
(3)道路养护技术与建设绩效评估方法
对水泥路面废旧料再生利用技术和沥青路面全深度复拌冷再生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旧路改造设计和再生利用提供了可靠的设计参数范围,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了黑龙江省冰雪路面冬季养护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开展了国道主干线绩效评估基础参数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投资乘数法、有无对比法、统计分析法等,系统地研究了国道主干线建设与运营对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规律等。研究成果已成为2007年交通部国道主干线建成通车时建设绩效评估的主要依据。
科技获奖
(1) 西部路网改造技术研究,2005年度交通部·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总排名第二,个人总排名第二。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08年度交通部·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总排名第三,个人排名第十二。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裂缝、坑槽、松散等损坏原因分析与修复对策研究,2008年度交通部·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校总排名第三,个人总排名第五。
社会兼职
(1) 2010.06第六届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2) 2008.08国际水泥路面协会ISCP会员
(3) 2008.10教育部"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4) 2007.11交通部"二十一世纪教材编委会"委员
(5) 2007.5黑龙江省公路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