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5•12汶川特大地震--环境保护科技行动

《5•12汶川特大地震--环境著继保护科技行动》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信息

  【书名】:5·12汶川特大地震——环境保护科技行动 【作 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来自
  【出版日期】:2010.09
  【I360百科SBN号】:978-7-5111-0319-2
  【页数】:57鲁留帝诉底5页

内容简介

  《5·12汶川特大地震:环境保护科技行动》主要内容简介:在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的组织下,中国环境科学研书写应大究院与兄弟单位一起深入地震灾区开展实地调研,针对地震灾害可能引发的水源地危害以及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等问题及时提出了一系列环境应急技术指南和管理方案,并相继研究提出了灾后重建污染控好力季座业良制对策、技术方法以及相关修复措施。为做好受灾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安全、灾后居民安置区重建、工业企业恢复与重建、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书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1章汶川地震发生概况
  1.1 汶川地震的波及范围
  1.2 汶川地震的层右种终破坏程度
  第2章灾区自然环境概况
  2.1 地质地貌概来自
  2.2 气候特征
  2.3 地表水分布格局
  敌酸批把七包留况2.4 生态特征
  第360百科二篇城乡居民安置的环境保障对策
  第3章概述
  3.1 任务由来
  3.2 国内外灾后居民安置现状
  3.3 工作目标
  3.4 工作任务
  3矛移却贵长渐根.5 指导思想
  3.6 技弦土对顶内衡菜规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第4章地震灾害环境影响状况分析
  4.1 灾区损失分析
  4.2 地震对水环境质量影响情况分析
  4.3 地震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4.4 地震对生态环境影响春构实散石官倒述设始质分析
  4.5 小结
  第5章临脱皮脱做多威进时性居民安置的环境保障对策
  5.1 临时性居民安置点概况
  输脱抓度伤运过行交5.2 临时性居民富毛特住粉安置点的分类与特点
  5.3 动批果承孔临时性居民安置点环境问赵杀审占朝大支背美试题分析
  5.4 临时性居民白问值消国述等抗境食蒸安置点环境保障对策
  5.5 小结
  第6章过渡性居民安置的环境保障对策
  6.1 过渡性居民安置胞处去完随都王概况
  6.2 过渡性安置区的分类与特点
  6.3 过渡性安置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6.4 过渡性居民安置的环境保障对策
  6.5 小结
  第7章重建安置的环境保障对策
  7.1 重建安置概况
  7.2 重建安置区环境影响评估
  7.3 重建安置的环境保障对策
  7.4 小结
  第零他什粒证8章成果应用及主要结论
  8顶载阳浓.1 成果形式
  8.2 主要结论
  第三篇产业发展战略评估及工业企业恢复与重建的环境保障对策
  第9章概述
  9.1 工作目标
  9.2 目的和意义
  9.金室被减动供书时什3 战略思路和工作重点
  第10章工业企业及环保设施受损情况
  10.1 工业企业受损情况
  10.2 环保设施受损当倒万情况
  10.3 小
  第11章重点企业筛选及清单
  11.1 对灾后工业企业调研
  11.2 重点企业筛选过程及方法
  义抓府拿神变草林型11.3 重点企业数据库建设
  11.4 重点企业清单建立
  11.5 重节及请微点企业筛选结果分析
  11.6 数据库查询系统界面
  11.7 小结
  第12章重点企业化学品污染风险与对策
  12.1 灾区化学化工企业情况
  12.2 几个重点磷矿和磷化工企业的情况
  12.3 灾区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情况
  12.4 重点环境风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12.5 重点化学品企业管理措施
  12.6 灾后企业风险自查、环保部门风险排查技术指南
  12.7 小结
  第13章灾后区域环境承载力再评估
  13.1 环境承载力
  13.2 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
  13.3 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
  13.4 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
  13.5 地震前后水气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13.6 自然保护区
  13.7 灾区生态承载力评估
  13.8 灾区环境容量评估
  13.9 经济承载力评估
  13.10 地质灾害评估
  13.11 比较人口密度评估
  13.12 水资源状况评估
  13.13 环保基础设施评估
  13.14 单位GDP能耗评估
  13.15 小结
  第14章重点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环境的评估与对策
  14.1 重点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状况
  14.2 企业恢复生产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和基本条件
  14.3 企业恢复生产的监督及管理
  14.4 企业恢复生产前的环保核查
  14.5 企业恢复生产的对策与保障
  14.6 企业恢复生产的案例分析
  14.7 《地震灾区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环境保护技术指南(暂行)》
  14.8 小结
  第15章重污染工业企业重建环境评估与对策
  15.1 工业企业重建规划及项目分析
  15.2 重建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5.3 地震灾区工业企业重建环境保护对策与研究
  15.4 地震灾区工业企业重建典型案例分析
  第16章灾区原有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1 成都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2 德阳市原有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3 绵阳市原有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4 雅安市原有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5 广元市原有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6 阿坝州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7 陕西灾区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8 甘肃省陇南市灾后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再评估
  16.9 小结
  第四篇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第17章灾区震前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评估
  17.1 饮用水源地分布情况
  17.2 地表水源地水质及周边污染源
  17.3 地表水源地环境质量的监测情况
  17.4 水源保护区的划分状况
  第18章灾区震后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评估
  18.1 应急救灾期的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评估
  18.2 震后重建期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评估
  18.3 小结
  第19章消杀剂在灾区地表水环境中的残留研究
  19.1 常用农药的基本性质
  19.2 典型消杀剂在地表水环境中的行为特征
  19.3 典型消杀剂在地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模拟实验
  19.4 小结
  第20章灾区风险源对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的影响
  20.1 灾区部分县市水源地的风险源情况
  20.2 灾区点源污染对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的风险
  20.3 灾区面源污染对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的风险
  20.4 水体漂浮物对地表水与饮用水源地的风险
  20.5 小结
  第21章地震灾区地表水源的保护与应急对策
  21.1 应急救灾期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与应用
  21.2 重建期相应对策的提出与落实
  21.3 灾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措施
  21.4 小结
  第22章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五篇固体废物污染评估及应对措施
  第23章任务来源与灾后固体废物调研
  23.1 引言
  23.2 国外应对策略和经验
  23.3 灾后固体废物的调研
  第24章环境安全和影响评估
  24.1 固体废物产生预测
  24.2 固体废物污染源识别
  24.3 固体废物污染影响评估
  24.4 固体废物的污染风险分析
  24.5 环境监测
  第25章对策与建议
  25.1 过渡安置期对策
  25.2 灾区重建的对策和建议
  第六篇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估
  第26章概述
  第27章规划方案概述
  第28章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第29章主要不良的环境影响分析
  第30章环保对策与规划综合结论
  第七篇成都灾区地震生态影响评估及恢复重建布局
  第31章成都灾区概况
  第32章地震对地表覆盖的破坏
  第33章地震对生态功能的影响
  第34章地震生态影响分区及恢复重建布局
  参考文献
  附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5•12汶川特大地震--环境保护科技行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