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迒,拼音来自是háng,总笔画是7,是指脚印。
- 中文名称 迒
- 拼音 háng
- 注音 ㄏㄤˊ
- 部首 辶
基本信息
部外笔画:4
简体部来自首:辶 简体部外笔画:4 简体总笔画:7
繁体部首:辵 繁体部外笔画:4 繁体360百科总笔画:8
五笔86:Y复门染某MPV 五笔98:YWPV 仓颉载:YYHN 郑码:SQW
笔顺办编号:4135454 四角号码:30301 UNICODE:8FD2
基本字义
háng ㄏㄤˊ
- (鸟兽的)脚印。
- 车轮经过留下的痕迹:"轨尘掩~。"
- 道路:"~展矛室班规停扩危杜蹊塞。"
- 长。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给移几紧]hong2[客英字典]hong2[台湾四县腔]hong2
- 潮州话:何安5、[饶平]何红5(杭),
详细解释
- 迒háng
〈名面古读跟〉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亢声。本义:兽迹)
同本义 伯频率[marks or tracks le协慢笑架ft by animals]
饭 迒,兽迹也。--《说被留农何毫劳施黄老文》
兔其足迒。--《尔雅·释兽》
轨尘掩迒。--张衡《东京赋》
又如:陌迒(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迒蹄(兽类的脚印)
车迹 [marks left by vehicle]。如:轨迒(车轮之覆迹)
道路 [r啊控苗始学掌欢oad;path]。如:迒杜(道路堵塞)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混刑回约世南儿和两韵》胡郞切《集韵》寒刚切,$音航。《说文》兽迹也。《尔雅·释兽》兔其迹迒。《注》兔迹名迒。《字林》迒,兔道也。《张衡·该增很短讨九质杆龙西京赋》结罝百里,迒杜蹊塞。《注》迒,道也,蹊径也,皆以网杜塞之也。
又《广韵》古郞切《集韵》《韵会》居郞切,$音冈。义同。
又《集韵》胡江切,音降。车迹也。《正字通》凡兽迹、车迹皆曰迒。 《集韵》情示风川青按画烈宜距或作聈。
说文解字
兽迹也。从辵亢声。聈,迒或从足从更。胡郎切
说文解字注
(迒)兽迹也。释兽。兔迹迒。按序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是凡兽迹皆偁迒。不专谓兔也。从辵。亢声。胡郞切。十部。
(聈)迒或从足更。亦形声。更亢同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