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1945国家意识形态与国统区戏剧运动》是201来自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1937-1945国家意识形态与国统区戏剧运动
- 页数 272页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图书信息
出来自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360百科1版 (2010年8月1日)
丛书名: 文学叙事与文化研究丛书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表送你将雷帝游阳甲00488439
条形码: 9787500488439
尺寸: 23.6 x 16.6 老频没置x 1.8 cm
重量: 440 g
内容简介
《1937-1945国家意这固话兴立轮史三知坏识形态与国统区戏剧运动》重点考察抗战时期戏剧运动与国家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即国家意识形态以何种方式规范、制约或推动着戏剧运动的发展,戏剧运动如何阐释、支撑或偏离了意识形态的要求,同时思考艺术规律、政府调控、市场运作对战时戏剧运动的共同作用。全书立意新颖、史料翔实、论证严密,以戏剧运动与意识形坚沿磁更态的互动关系为中心,二款具季培爱病多角度、多层次考察戏马哪条艺时减还直剧运动的具体推行和相关环节,拓展了大后方戏剧研究的学术视野和研究空间,是一本对抗战时期戏剧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戏剧大众化:大众政治行为的催化剂
第一节 街头剧场与大众政治行为
一 街头剧场与街头观众
亮围聚种福飞久 二 民族意识与街头剧之关键词
三 政府支持和政策厚看带良品移圆齐宣传
四与日常生活的杂糅
第二节 大型演出与社会影响
一 全民抗战与群众场面
二 荣誉券与社会名流
来自三 主办机构与赞助行业
四明星效应
第三节 战地演剧:文艺和政治的联姻
京得一 战区需要什么样的戏剧
二 战地演剧队的辅助工作
三 军旅戏剧团体
第二章 限制和奖励:政府规范与国家意志的体现
第一节 剧团组织建设与剧团管理
一 从风化到宣传:剧团管理标准的悄然变更
二 由民间到官方:剧团组织建设中国家意志的加
三 由统制到党治:剧团管理的意识形态动向
第二节 剧本审查
360百科 一 剧本审查程序及审查标准
二 审查机构及审查人员
三 从《蜕变》的删改看国家主义的渗透
第三节 戏剧评奖
一 剧本荒与戏施持剧八股
二 剧本治京笑本觉火说征文和戏剧评奖
三 评奖程序及结果分析
第超混洲环灯书三章 戏剧之价值定位:教育乎?娱乐乎?
第一节 戏剧工作者的自我定位
一 戏剧演员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 社会工作和演技水平
三 社会偏见和工作弊风
第二节 市场化因素的悄然渗透
一 市场热点的转换
二 促销策略
三 民营职业剧团和游击演出
四 噱头与生意眼
第三节 政府双重定位标准导致戏剧困境
一 教育宣传工具
二 "寓禁于征"的戏剧捐税
三 艰苦的生存处境
第四章 戏剧批评与公共舆论空间
第一节 反映现实与指导现实:抗战戏剧批评的主导原则
一 " 内容第一;主题第
二 现实主义的独尊地位
三 文本批评多于剧场批评
四《野玫瑰》的论争
第二节 戏剧特刊:戏剧批评的特殊窗口
一 戏剧特刊的意义
二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戏剧特刊比较
三 戏剧特刊对前戏剧批评的影响
第三节 戏剧批评之热点问题
一 关于历史剧的讨论
二 关于戏剧民族形式的讨论
三 关于建立现实主义演剧体系的讨论
第五章 现代性诉求下的旧剧改革
第一节 边缘化:传统戏曲的现代处境
一 新旧戏剧团体之比较
二 新旧之间:旧剧改革的理论建杆节德快密设
三 抗日救亡:旧正连剧改革的大好契机
第二节 政教性:旧剧改革的功能按主古指向
一 弘扬民族意识的主题
二 歌颂民族英雄
三 乐观主义色彩
第三节 话剧化:旧剧改革的艺术取向
一 戏剧性加强
二 说白增加
三 舞台表演及布景灯光互省绝各乱立汉的话剧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1937-1945国家意识形态与国统区戏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