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汉剧研究》是2009年来自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广东汉剧研究
- ISBN 9787306035479
- 页数 380页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1日
内容简介
《广东汉剧研究》内容简介:2005年,我们承担了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其研究对象具体指粤东地区的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广东汉剧。这些剧种大都面临生存窘境:来自分布地域狭窄、观众人数下降、剧班数量骤减。其中正字戏处于重度濒危状态,据2360百科006年统计,共有正字戏剧团26个,除一个县级剧团外,其任味消课包误找余皆为民间草台班,随时有解散的可能。西秦戏更是极度濒危,2006年我们进行调查时,尚有三个剧团,至2007年,一个曾经上京获过奖的剧团因为团长和一名主要演员的去世,导致剧团解散,目前仅单更队采试井凯存两个剧团。①如今三年已经过去,课题组的詹双晖、刘红娟、陈志勇、刘怀堂四位博士在康保看她成老师的指导下均已交出他们的具体研究成果,本丛书即为这些成果的汇编。课题虽已完成,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却超越了剧种的地域限制杂妒倍菜殖改速而具有普遍性:一个濒临灭绝的剧种还具有研究的价值吗?换言之,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濒危剧种?
目录
为什么要研究濒危剧种?(代序)
绪论
一、剧种策露厂现半乡汉供段审架史研究与戏剧史的重团酸新书写
二、广东汉剧学术史的回顾
三、关于"广东汉历同买鲜席面略它守果剧"几个名词的界定
商抓第一章 皮黄声腔南播与广东仍烈铁前杨属社组汉剧溯源
第一节 皮黄合流及其在南方的传播
第二节 广东汉剧艺术来源的多元化
第三节 "外江戏"进入粤东的路线考察
本章小结
第称二章 广东汉剧的形成与流变
第一节 从几首竹枝词看"外江戏"入潮时间
第二节 广东汉剧的形成
第三节 "外江戏"在粤再娘反鲜没东的隆兴
第四改轻用良紧作同犯功记希节 粤东"外江戏"的式微
第五节 194厂特战9年后广东汉剧的恢复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汉剧的剧目与剧本
第一节 广东汉剧剧目概述
第二节 《公益社乐剧月刊》辑录剧本的本事、形态与价值
第三节 钟无盐故事的流变与广东汉剧《齐王求将》
第四节 从元杂剧《陈州粜米》到广东汉剧《包公与妞妞》
第五节 广东汉剧《打花鼓》与民间小戏的文化意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汉剧的舞台艺术
架级厂杆第一节 广东汉剧脚色体制的演变与征该类层还进湖坏欢第定型
第二节 广东汉剧的舞台布景与脸谱
第三节 广东汉剧特色乐器的生成及乐队的演变
第四节 广东汉剧的舞章态减操罗社台唱念语言
本章小二航结
第五章 广东汉剧的戏班与乐社
第一节 广东汉剧戏班的组成与运作
第二则依城落评目啊节 汉剧业余乐社的创立与特点
第三节 《公益社乐剧月刊》的运作、体例与价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汉剧与粤东民间艺术
第一节 广东汉剧与广东汉乐关系概述
第二节 广东汉剧与粤东丝弦乐的艺术联系
第三节 中军班音乐在广东汉剧中的运用
第四节 广东汉剧对地方小调的吸收与改造
第五节 广东汉剧与潮剧及粤东木偶戏的交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汉剧与粤东社会
第一节 粤东墟镇祭祀与汉剧演出
第二节 粤东"斗戏"习俗与汉剧演出
第三节 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东汉剧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第一节 闽西粤东两地汉剧的互动交流
第二节 清末民初"外江戏"在台湾演出
第三节 广东汉剧在东南亚的传播
第四节 新时期广东汉剧赴港台及新加坡演出
本章小结
馀论:广东汉剧演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广东汉剧戏班、剧团、学校沿革表
附录二:广东汉剧业余乐社组织一览表
附录三:广东汉剧著名艺员、乐师一览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