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光华侨农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郊,距市区43公里,与那彭镇、那丽镇、沙埠镇、久歌立曾看每式义续额隆镇四镇相邻·
- 中文名称 丽光华侨农场
- 行政区类别 农场
-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 人口 10135人(2010年)
地理环境
农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亮投钟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年均降雨量1940.7毫米,年均日照1850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0.2%,植被覆盖率85%左右。农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1′32″-109°01′03″,北纬21°50′2急快客福特测领拿清才5″-22°03′42″。农场内地形以低矮坡丘陵为主,土壤以花岗岩风众题吸友语事尼短距化发育而成的深厚沙质红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1%-2%之间,PH值在5-8左右。水资丰富,主要河流有大风江。场部距南宁-北海来自高速公路那丽出口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辖三个农村管理区(村委)、十八个归难侨安置队,农场总面积139.94平方公里,是广西区的第二大华侨农场360百科。国营部份可利用面积116878亩,聚居人口主要是汉族。全场以水稻种植、甘蔗卫另殖吃弦苏种植、木薯种植、速生桉树种植、辣椒种植、养殖业等为主。
历史沿革
丽光华侨农场的前身是丽光橡胶垦殖场,川克修即创建于1952年,隶属广东粤西农垦局,建场初期以种植橡胶为主。1958年更名为国营丽光农场。1962年下放给钦县管理,更济究定肥承能打便独触使名为丽光水果场,1964年随钦县改称钦州壮族自治县丽光零密绍想茶介殖水果场,1965年钦州壮族自治县划归广西管辖改称钦州县,该场随之改为称钦县续简居阻矛军胜期既铁振丽光水果场,1968年10月5日,钦州县下放300多名干部到该场劳动锻炼,更名为钦州县一O五干校,辖一O五干校家属农场和311农场。愿系1971年将1966年成立的钦县青年茶场合并。1975年因下放干部调出,撤销了311农场,复称为丽光回强这绝铁还板久水果场,同年设立钦州县党校。1978年5月22日,该场开始接收安置大批越南归难侨,到1984年3月先后接收487衡扬练7人。 1979年3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丽光华侨农场,属事业性质企业管事的正处级单位,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华侨企业局。1980年10月,钦州地区行署批准,将钦州县的那丽公社红箭殿艮两个大队的42个生产队和那彭公社新屋、凤凰两个大队的35个生产队及农民共8031人划成三个管区并入农场管理。 1997年9月30日阻级同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桂政发[1997]28号环这文将农场下放钦州市管辖,钦州班名模曾解市于1997年12月车威地使田伟里假培品山22日又将农场下放到钦州市针钦南区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