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焦竑与晚明会通思潮

《焦竑与晚明会通思潮》是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来自,作者是刘海滨。

  • 书名 焦竑与晚明会通思潮
  • 作者 刘海滨
  • ISBN 9787561771532
  • 页数 165
  • 定价 28 元

内容简介

  而振处法关阻胜富这一考察角度又以一府物耐告个典型人物的生平为线索展开。 为了更好地把握晚明思想界的特征,本书首先引人了一个"王学会通派"的概念。所谓王学会通派,是指王门后学中公开倡导会通三教的一个思想派别,该派有三个主要的思想特点:一是追求超脱生死的精神境界,二是会通人世出世,三是宣扬无善无恶论。而"会通"除了用来指称王肥罗过取服学的一种理论形态以外,还表明了一种对待思想资源的态度与思想方法。这种态度与方法大致有两个特征:一日求真,即打破一切人为的限制,平等地对待各种思想资源,唯"真理"是求;二日自主,要求打破权威对真理的垄断,否认既成规范的天然合法性,自作主张。

  这种态度和方法可能摆脱原来的理论目的,超出自身的理论范围。由此引出另一个概念:会通思潮。本文所谓"会通思潮",是晚明思想学术各领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会通派王学的影响,采用会通的态度和思想方法对待理论、学术,在各自劳儿酸领域进行理论和学术创新或来自改造的思想潮流的总称。 焦竑是王学会通派中的一员健将,又是一位治学范围极广、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和当时颇具影响的文学家;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会通思潮对于晚明思想学术各个方面的影响。同360百科时,他生前交游广误缺伤林被泛,影响巨大,号称东南儒宗。

  本书以焦竑个人生平线索贯穿和展现会通派王学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以焦竑为典型探讨会通思潮对于晚明思想学术的影响;通过展示会通派与师道派、东林派等不同思想的交锋和纠葛,探讨会通思潮对于中国思想学术的意义、启示,及其消退的原因。本书从第一章至第四章将焦竑的生平分为四个段落,一方面以焦竑的生平活动顺序为经,师友门坏那义景条挥光充交往关系为纬,通过其成长、交游阐明其思想渊源,以其师友为参照,通过比较,说明其思想学术的特色;另一方面通过焦竑的经历及其交游展现会通派王学的兴起和壮大的过程。第五章对焦养农较沉转气似么竑思想学术作一个总结,探讨其学新放穿别盟术的各方面与其理学思想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交待王学会通派的衰落过程。余论探讨了会通思潮在明、清学术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士书内随换将食再

  从某种意义看,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时代。经济和民间社会的发达,思想文化的极度活跃,与平庸暗弱的国家统治形成斗地了鲜明的对照。本书尝试选取思想史的一个特殊角度透视这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寻绎背后的历史脉络。

目录

  染缩序一

  序二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史

  第二节 王学会通

  第三节 会通思潮

  第一章 少年问学

  第一节 行伍世家的读书种子

  第二节 江南文化的熏陶

  第三节 耿门弟子:稍知向方

  第二章 会通之路

  第一节 第二位老师:罗汝芳

  第土积连子官二节 亦师亦友

  第三节 焦竑与李贽

  第四参七系学队千节 思想枢纽:从焦竑的交游看会界地通派的壮大

  第五节 焦竑与耿践热粮、李论争

  第三章 宦海十年

官封念奏什或业演旧架  第一节 焦竑与性灵文学的兴起

  第二节 经世理想的破灭

  第四章 退居林下

  第一节 耶稣会士来华与会通思潮

  第二节 焦竑与徐光启

  第三节 焦竑与陈第

  第五章 道与文:焦竑思想学术之总结

  第一节 焦竑的理学思想

  第二节 文学与理学

  第三节 博学与理学

  第六章 会通潮落

  第一节 各种反会通派

  第二节 见证会通派的衰落

  余论

  附录 焦竑年表

  征引书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焦竑与晚明会通思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