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是在武强县文明办、共青团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8年10月份成立的民间公益组织,协会现有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200余人。协会于2014年6月正式在民政局注册来自成立,并成立党支部。协排会共有志愿者爱心书屋、转象突办纸落亚正蒙学堂、画乡国学馆、安老助学行动、爱心艺术团五个板块,德日用半果有瑞生祥安老助学基金和大舍中华文化教育发展两项基金,有理事单位立推12家。
- 中文名称 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
- 创办时间 2008年10月份
- 性质 民间公益组织
- 志愿者 200余人
协会简介
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8年10月,以"弘扬中华文化,培养传统美德,助推精神文明,共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秉承"奉献、友谊、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八年来,始终坚持"不用来自大道理教育人,只用实际行动感动人"的志取条棉身教印吃位运身愿服务理念,用真心和爱心传播诚信和善良,用信仰和坚持赢得了社会的支持和赞誉,志愿者协会从最初的三个人受尼乎乱,发展到如今的200人。理事单位12家,协会下360百科设"瑞升祥安老助学基么量苏伯多跟源州金"和"大舍传统文化基金"两规教文二难也谈仍目微土项基金和五个活动版块:安老助学行动、志愿者爱心书屋、正蒙学堂、画乡国学馆、爱心艺术团。
多年来,志愿者足迹已遍布全装县200多个村庄,为2000多名老人和孩子送去了爱心和温暖;先后有学生1000多个孩子在正蒙学堂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协会组织以弘扬孝道为主题的群众性公益活动50多场,组织各种公益性文艺演出100多场,放映公益电换终销影1000多场。协会先后础什被授予"河北报业集之团家庭百科报孝道教育基地""河北省巾帼服务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暑假教育基地" "河北省志愿服菜例浓江初苦缺务品牌""衡水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武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分支机构
协会下设正蒙学堂,画乡国学馆,志愿者爱心书屋,安老助学行动、爱心艺术团五个分支机构。
正蒙学堂
《易经》里有句名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志愿者协会公益学堂取名为正蒙学堂正是要向广大幼儿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2011年10月7日,正蒙学堂在政府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举纸尼班站在武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始开班读书,经速少转线村过四年多的实践,学堂的孩子从性格到智力都衣万死有了显著的成长。在广大家长的要求下,学堂已开设14个班,有200个孩子,每周五、日晚上读经,周六早晨晨练。这些孩子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和对家长进行考试才录破陈多困免飞取的,虽然,学堂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凭着对民族文化的可率就席热爱和对家长、孩子的负责,学堂设置了严格的学规和纪律,要求孩子们必须风雨无阻坚持上课。
在学堂除了读诵《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书目外,还设置了创新思维课程,书法班课程行志周称松电料沿异等,定期组织孩子们进行火灾的补判械太等、地震逃生训练,组织孩子们到自然中亲近自然,组织"放飞梦想"风筝大会、包粽子、参观分千又候音印跳博物馆、腊八惜福等各种益智活动,增长孩子们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为现个精河风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推广传播,保障正蒙学堂的常态化发展。协会特设立了大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2年1月22日,最初是志愿者通过组织"王丙库书画义卖"募集善款8912.7元开始,后来应社会广大爱心人士响应,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特成立此基金。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助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尽一份心力。
画乡国学馆
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满足更多群众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力行传统美德,获得幸福人生的需求,协会发起创办了"画乡国学馆",旨在把国学馆打造成武强人民学习传统文化,参与公益事业,发愿行善积德,收获幸福快乐的大家园。
国学馆的运营理念是力行五伦八德为人为己;坚持福慧双修爱国爱家。国学馆的中心思想是打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国学馆三个功能是学习传统文化、推广健康素食、体验中医养生。 国学馆四个原则是用快乐感染人,用仁爱包容人,用行动引领人,用真诚帮助人。目的是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得到身体健康、学习传统文化得到心灵的快乐,通过在素食餐厅做义工,给老人送饭等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落实传统文化充实自己、体现自我价值观,广结善缘,收获福报,最终达到身体健康、精神富足、生活幸福的目的。自运营以来,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每天都有五六十个群众前来学习,吃爱心素食,同时,国学馆还每个月开展孝心饺子宴和给环卫工人县爱心活动,给老人们包饺子吃,给环卫工人送爱心粥。国学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爱老敬老活动,让周围的群众深受感动,也纷纷加入奉献爱心的队伍中,争相到国学馆做义工,为公益事业奉献力量。
爱心艺术团
爱心艺术团的前身为志愿者文明课堂,主要服务内容是定期在县城体育场放映主旋律影视作品,传统文化讲座,亲子关系讲座,中医养生保健,环保公益类知识等。同时,志愿者还从县城走到农村,把优秀的文化带到农村,到农村放映电影,从2009年开始,协会已经组织放映电影近千场,
2012年,在武强县供电公司的帮助下,协会又在体育场搭建了一座舞台,取名叫做和谐大舞台,旨在通过组织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表演,引导社会风气,营造和谐氛围。自2012年开办以来,已组织歌舞、戏曲等各种演出200余场,不仅为那些文艺爱好者创造了展示的舞台,更是活跃了县城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人们从电视、电脑中,从棋牌室中走出来,在体育场欣赏节目,听听戏曲,大家都说,这真是为全县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今后,县城的百姓在体育场不光可以看到电影,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志愿者广泛邀请全县的文艺爱好者成立了爱心艺术团、在和谐大舞台乱翻登场,一展才艺,为百姓打造群众的星光大道,
爱心书屋
志愿者爱心书屋创建于2009年初,旧址位于县城光明路,2012年12月份搬迁至县城电力小区活动中心院内,书屋常年免费向社会群众提供借阅图书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与抵押。现有藏书20000余册,包括历史类、哲学类、文学类、儿童科普类、学生学习类、武侠类等,另有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若干、传统文化教育光盘、传统文化教育书籍供您学习借阅,书屋冬有暖气,夏有电扇,是您茶余饭后学习休闲的理想场所。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知识的滋润,书屋长期实施"图书流通计划",每一位爱心人士都可以将自己的藏书署名在书屋流通,书屋将造册管理,妥善保管,流通一本图书,收获一份感恩,让我们在爱心中传承知识,在知识中享受温暖。
安老行动和助学行动
安老行动和助学行动是专门针对社会上生活困难的孤寡、残病老人和困难学生的爱心行动。从协会成立以来,志愿者每年节假日都要到敬老院去给老人们收拾内务,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包饺子,买水果,让老人们在垂暮之年又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在武强县团委的指导下,志愿者组织了"寻找农村孤寡老人,奉献冬日一片温暖"活动,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深入到农村探访孤寡老人,了解他们的切身疾苦,积极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针对不同状况,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棉衣、米面、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和老人们进行的亲切的交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老人们说,新社会,他们得到了各界的关怀,感到非常幸福。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为了让家庭困难的孩子能够如愿完成学业,志愿者成立了贫困生调查小组,一有时间就深入到各个学校、偏远农村进行探访,寻找困难学生,为了让一些家庭破裂、父母离婚的孩子得到家庭的温暖,志愿者积极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与困暖学生成立"结对助学"关系,不但向学生们提供资金上的帮助,更能带给他们亲情上的温暖,志愿者定期组织爱心人士和结对资助的学生见面沟通,让资助双方互相了解,逐渐形成了家庭般的关爱。
为了能使安老助学行动持续开展下去,在武强县团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志愿者联合武强县本土的书画艺术家和社会爱心人士,策划了一场"关爱老人、呵护花朵"重阳节书画义卖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传统的老人节这天,秋高气爽,书画义卖活动在武强年画博物馆隆重举行,活动吸引了30余名书画家和40多家爱心人士,当天义卖近2万元,成立了"安老助学基金"。专门用来救助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有了这个基金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志愿者做起好事来,更有信心了。志愿者已相继走访走访了200多个村庄为2000多位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送去了温暖和关爱。、从宣传低碳到组织绿色骑行,从减灾日去街边做义务宣传到义务植树造林,志愿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新时代年轻人的精神和风貌,从"八一"节慰问老红军战士到为玉树地震组织慈善义演和捐款,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勇气诉说着画乡儿女的责任和品质。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