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

《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是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01日
  • 页数 191 页
  • 定价 178 元

内容简介

  《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集中展现了杜大恺、刘巨德、钟蜀珩、戴士和、刘临、忻东旺六位在中国美术界贡献突出、影响深来自远的画家、教授前往磁州窑创作的大量以铁锈花和红绿彩为主要媒介的新磁州窑作品。本画册适用于从事陶瓷艺术研究的学者、陶瓷艺术爱好者,以及艺术院校陶瓷专业的师生学习和使用。

目录

  0360百科01 精神徜徉与生活实践

  --关于"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展览的一点言说 翁剑青

  005 杜大恺

  03察宗7 刘巨德

  067 钟蜀珩

  089 戴士和

  121 刘临

 更地降 151 忻东旺

  182 黑白氤氲

  --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

  李镇

  185 作品索引

前言

  精神徜徉与生活实践--来自关于"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展览的一点言说我们知道,晚清以来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留下了一部影响颇大的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在他经受了西洋美学之洗礼后,以时代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形式促道离便互苗及观念作出了新的评论。从架看难背乐践表象上看,此著与中国历久相袭的词话类作品在体例形式及表述方式上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但却在词学的理论与批评实践上具有了崭新的论点和美学高度,为学界提供了新的参照和依据。而今我们举办一次美术展览却借用了此著名称的谐音,虽事出偶然,却在某些内涵和精神意味上存有360百科一丝关联。如在有关艺术的境界、方式以及对于自然性情的关注与强调方面也是如此。当然,"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展览的内涵和意义不仅如此。艺术并不去解决物理世界或权力世界的任何实际功效问题。它始于神灵信仰及祖先崇拜,渐服务于宗教仪式及器物的符号化装饰,再后来成为世俗文化与审美的载体和对象,进而成为哲学精神及自我内省的写照。进入历史文本的艺术,或艺术成其为"艺术"以来,似乎一直是社会上层文化精英的专利。它超然的精神性、象征性、文学性及专业性都使得远离文字阐释和图像话语的普通民众站在其门槛之外,或奉若神明,或人云亦云。艺术依附于神殿、陵园、宗祠、家庙或后来的胶百雨那失所专业博物馆的社会效应,大抵如此。若言中国曾有一种艺术,自唐宋以来近千年中与社会及日常生活的相遇最为普遍和频试均繁,即首推陶瓷艺术。它曾把通行于上下社会之中的生灵寄托、人伦道德、市井万象和所谓好生、乐生的俗世理想与审美情感熔炼于陶瓷艺术之中,并使之传播和运用于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陶瓷艺术无论在祭祀、丧葬、陈设、馈赠、日用或审美的把玩之中,均可起到传递社会人文历史的内涵、意义、价值观念及审美经验的自然作用,也起到激励社群的文化创造和增进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显然,宋元前后的陶瓷艺术和文化对于俗世社会的日常交往、社会教育和审美文化的影响具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效应和史学地位。其基本原因在于,彼时的陶瓷艺术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垂手可触的器具以及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审美对象。陶瓷艺形绍术的应用与传播也站一培育和不断滋养着社会大众及个体的精神文化与审美经验,并成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之社会文化的典型象征跑形几英距文简吗控担和共同的"记忆库"。它倍银妈觉士行束同时为文化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希工图字严便物质、精神生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支持。这可算得上艺术介入社会日常生活的伟大历善九史和巨大意义。而今的艺术,一方面从近0余年来的反传统、反精英、反主流的道路走来,却又走向新的精英(权威)主义、拜金主义或争先恐后地争夺主流话语权及"山头"利益的道路,可谓热闹非凡。而以较为寻常而平静的姿态,关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与交流方式的艺术,似乎变得稀疏了、冷落了;另一方面,从曾经注重艺术的鸡宁介饭某找杨自行意识形态宣传、艺术表现的宏大叙事以及强调艺术的个人表现和风格至上的倾向,逐步走向关注艺术家及社会个体的生存体式王验以及艺术与共同社会的交流和普世性价值取向的探讨。无论如何,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那种把艺术与日常生活经验予以割裂或使之凌驾于生活实践之上的倾向已经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这表面上似乎有碍于艺术飞行的高度及其形而上的表述,而实际上这恰是艺术进入现代社会和民主社医挥会的必然情形,即艺术既呈现艺术家个人的精神第纪零轴起情写映生活、审美意向及价值观念,也自觉地担当社会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其间,人生与人文形态的宽容及其开放性的社会文协议存先化建构将通过艺术的实践与交流活动得以有限的实现。这不能不说是当代艺术的一冷那止根计氧拿变识沿南大任务与收获。此次参与"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展览的诸位艺术家的作品及其透出的现实意味,恰是在一定的层面上使得艺术在个人精神的自由徜徉中,成就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实践与创造,并使之与曾经熟悉其传统形式和意蕴的公众进行质朴而热切的交流。我们知道,此次参展艺术家刘巨德、钟蜀珩、杜大恺、戴士和、刘临、忻东旺等人的艺术成就与声望,主要来自于"架上"艺术及"纯艺术"领域,而今他们却以陶瓷绘画的方式体验其艺术的创造并与观众分享。观众也可以在似曾了解的传统形式的陶瓷载体上欣赏属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才情与技艺,观赏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意蕴和审美意趣。这就把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经验和情结与当代艺术家另样的艺术理解及个人意趣予以新的结合,并进入了交流的行为过程之中。这些画家出于对陶瓷艺术的崇仰与眷恋,并怀着现代人的美学与诗意,散淡而任情地投入到陶瓷绘画的体验之中。可想可见他们的作品必然是那些从自己的心性中信手拈来却抒情达意的形象及内涵。这次惬意而尽兴的艺术游戏,也成就了艺术家日常生活与古典艺术对话的一次实践。他们这种在磁州窑传统瓷器的器形、釉色及工艺基础上所作的个人化的艺术尝试与实践,或许是在窑址现作坊画工的质疑、古陶瓷学者的困惑以及一般观者的不解和好奇中,展现了一种古今中外以及个体与社会的艺术关联和对话的过程。如若可以作些有趣的设想的话,那么当现今以仿古为要旨的作坊画工见到来自学院的艺术家的此番瓷画会如何认识其行为及价值意义?若当古人能够看到今人在其缔造和熟悉的陶瓷上所作的此番绘画会有何感慨?而当代鼓吹艺术一往无前及不断革命的先锋派艺术家会对此番作品有何判断?再则,当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仅知其一二的普通大众以及非汉文化圈的外国观众见到此番作品又会有何认识?还有,倘若问询参与此番创作的艺术家,在其投入此番创作过程之中时,是否比以往所经历的"严肃艺术"(或重大题材)以及任务性创作时更加体味到艺术与日常生活及自我生命意识的密切关系?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曾经多次掠过我的思绪。难道这些设问以及可能带来的回答,不正是构成艺术家们此次陶瓷绘画和展览的饶有意味的内涵吗?从艺术及其创作的本位来看,参展的作品、艺术家的个人志趣及美学追求均有差异。其中,刘巨德的瓷画作品,呈现出他在中西绘画美学修养和技法特点上的兼收并蓄,自成一格。可以说,其作品在造型、用笔、图式、空间的处理上,显现出他对中国水墨写意画、木版画(黑白画)、民间绘画(包括陶瓷绘画)以及当代西方绘画及图像艺术的深切而娴熟的把握与表现能力,在笔走龙蛇的散淡之中见出其艺术的严谨和洒脱,并可见他在沿用传统的陶瓷单色绘画样式中显现出绝然有别于传统瓷画的美学意趣和独到的艺术风韵。无论其绘画的动物、人物或植物形象均能给人以独有的生命感动和艺术的享受。难能的是这种能力和表现却是如此的随心所欲、自然不拘。钟蜀珩的瓷画意境以小见大、形意相随,无论用色用笔的收放还是空间疏密的运筹,均显现出一位非同凡响的女性艺术家的气度与才情,艺术美的韵致跃然瓷面。杜大恺的瓷画呈现出强烈的形式感及设计感,善于运用瓷画形式及材料肌理的抽象化、时代感与传统艺术的时空体验及人文韵致的巧妙结合,在凝练与机巧中阐发其艺术的禅意。戴士和的陶瓷绘画主要采用动物(如恐龙)题材和简约、粗犷、率性的绘画形式语言,在朴拙、率真和灵动中呈现出他的瓷画风貌,从一定的视角可见其瓷画与其油画风格的内在关联,讲究意味,童心不泯。刘临的瓷画则显现出较为诙谐而干练的传统笔墨及造型的意趣,尤其是其用笔的方式、韵味和力道传递出雅拙同在的品味。忻东旺的瓷画题材多以动物为主,在形态、黑白、肌理及笔意上均显得踏实、缜密而具有张力,似乎在某种古拙中显出当代的画趣,令人思量和玩味。几位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均有把自然生灵作为审美与关切对象的情形,反映出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对于自然生命世界的关注,透射出对于自身及社会生存环境的注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于自然魅力与哲学启示的理解。这里仅是笔者随性的一些感受,而这些感受却可能印证和交换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对于艺术的理解。也许,这比专门坐在美学的讲堂里聆听学究或大师的纯粹理论的教诲来得更为平实和生动。我以为,当代艺术除了在本体意义上寻求自身的创造与发展之外,如何使得以往至今存在的艺术经验及多样的艺术意义,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所接触、理解和参与--当是一个在本时代极为重要的问题和任务。应该说,在当代艺术领域,注重艺术及艺术家个体的自由、自主的探索,与注重艺术及艺术家与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及协作性实践,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当下,对于后者的关注及其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相信,衡量一个时代的艺术价值及其文化意义,并不在于少数精英或"圈子"内的相互赏识抑或拍卖行的价位标示,而在于社会公众获得何等审美文化的认知能力以及公共参与之状态,尤其是艺术在介入当代社会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和效应。实际上,若缺乏基础性、广泛性的艺术和美育实践,就难以在我们的社会中建立起更高层次和普遍意义上的审美文化与人文景观。此次把以上几位著名艺术家个人的率性之作奉献给广大观众共享的做法,便是这种理念的一种尝试。"人间瓷画--中国当代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展览,意在增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文化建设与公众交流,希望借此把艺术的感受和意义播撒在现世人间。 翁剑青010年6月0日于燕北园杜大恺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