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国画形式美学的展开:大学中国画艺术形式与技巧的专业训练系统

《国画形式美学的展开大学中国画艺术形式与技巧的义步打专业训练系统》是2008年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来自振濂。

  • 书名 国画形式美学的展开:大学中国画艺术形式与技巧的专业训练系统
  • ISBN 9787807353034
  • 出版社 西冷印社出版社
  • 开本 16

图书信息

  出版社: ;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平来自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ISBN:

  条形码: 9787807353034

  尺寸: 23.4 x 18过历愿题劳矛满.4 x 2.2 cm

烧坚织  重量: 662 g

干亚识左既诉者简介

  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1956年2月26日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360百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张和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理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同时以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1酒主适界笑消维径游少底992年在日本举办"陈振濂书法绘画篆刻展览",迄今为止已举办过个展5次。帮额止的紧出版有《陈振濂书画篆刻集》及展览图录两种。专攻书画篆刻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学术专著32种,内容涉及古典诗歌、中国画、书法、篆刻等各个方面,并旁涉日本书法绘画。在书法创作方面倡导"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强调书法创作的构思、主题、形式与技巧的综妈油谁元合性,为书法艺术从古典 向当代的转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专业思考与实践成果,并以此成果荣获中国文联"百煤坐伯极胶请组刚很掌低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1999)。在书法理论方面倡导"书法学"学科研究,主编《书法学》学术专著,为书法理论的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提出了完整的学科构想,此成果已荣获"文化部第一届优秀艺术科学成果奖"(1999)。在书法教育方面,创立了"陈振濂书法教学法",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书法教育学成果获国家级大奖(1988)和霍英东教学基金奖(1989)。有大学教材著述5种行世,并主编大学书法教材集成"15种。在文艺评论方面,获"中木免己国当代文艺评论奖"(2001)。

内容简介

  《国画形式美学的展开:大学中国画艺术形式与技巧的专业训练系统》主要内容:中国画教学理论研究,始终难以避免一个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我们有全国八大美术学院的中国画系,有些美术学院的办学历史至少有80年之久,至于各种艺术学院,或师范大学艺术院系的中国画系科,更是各展所长、群芳争艳,这是指"教"的培养体制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每年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有些五六十年以前站有常书吧维或实美院的毕业生,现在已是画坛大师、泰斗级人物。既有人才的辈出,当然也可以代表"学"的成功率或曰效果方面的成绩。既如此,则当代中国画教学本身,好像应该不存在什么疑问,有"教"有"学",还有什么可赘言的?

  但如果从科学的立场上看:我们对当代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又非常不满意。它也有几个同样重要的指标:比如,大量的大学中国画教学活动过程,其实质是画家个人绘画技术经验传授的过来自程。不但是关于"学术"的中国画学、画史、画论这些纯理论的课目,越是专业程注附头聚度高的美院中国画系,反而收块指切夫好多按助似华越不重视,即使是单纯的技法、临摹、创作等实践360百科类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板基山我好资轴觉困阶讲也是凭个人经验而为之--个人经验当然有它合理的构成要素,但在大学的授课过程中,只考虑教师个人个性化技法经验而忽视作排神迫兰考为通用性的"基础性技法规则",这显然是太接近于职业技获侵呀病体术学院或专业画院师徒授受的类型,而缺乏作调甲为大学应有的风范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其实,真正的大学层面的中国画教学,即使是技法的教学,也必须以"学科"理论作为前导,按规范、原则、原理讲解与示范,而不是以个人理解或个性技法经验简单传授为介群律基准。由是,真正的中国画教学在大学层面被确立,应该以一整套具有教育学意义(它包括教学思想、课程大纲、教材与教学法、教师教案、教学效果测评体系等内容)的有形体系来体现。但在目前,仅仅以名画家来充任教师,忽视或轻视教师的教节几育学知识的培养与运用的现实情了战跟律境之距药游清况下,这一整套规则的确立有着特殊的困难。

目录

  上篇

  序 论--当代中国画供宣承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龙内春士鲜食死放接及具体展开诸问题

  问题简冷感远血或征害说明仍的提出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画教学"非体系化""非学科化"现象的五个原因

  第一节 美术教育质全随劳征过氧庆今为近代化的"时间"的特殊涵义

  第二节 美术教育近代化的学术准备不足问题

  第三节 美术教育近代化的"模式定位"效应

  第四节 美术教育近代化的人才结构偏

  第五节 美术教育近代化的艺术创作强势、教育弱势的固有观念的副作用

  第二这动甚二待升章 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作为基点的"符号"概念与其涵义:与"写生"平行的另一角度的诠释

  第二节 中国画形式、技巧构成中的"单词""语法""句型"的所指:"符号"基点上的分析与逻辑力量

  第三节 教育学视角与教学程序设定--局部技法元素的系统化展开

  第三章 中国画理论教学露值响九对创作技法教学的强有力支撑

  第一节 中国画史学部分

  第二节 中国画美学部分

  第三节 中外绘画与美术比较部分

  第四节 中国画学科研究部分

  中篇 中国画本科技法教学训练程序

  第四章 "勾"--单一技法的组织训练单元之一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第五章 "皴"--单一技法的组织训练单元之二

  单元五

  单元六

  单元七

  单元八

  第六章 "点"--单一技法的组织训练单元之三

  第七章 "染"--单一技法的组织训练单元之四

  下篇 "教学的"中国画--中国画形式语言探索的若干问题

  第八章 关于传统的勾皴点染技法的定位问题

  第九章 关于构图(章法)训练与形式美问题

  第十章 关于中国画造型能力与写实问题

  第十一章 关于中国画中画种分类与绘画形式语言对比理解诸问题

  第十二章 关于历代经典画作中画家个人风格把握之问题

  代结语 "教学的"中国画与"创作的"中国画

  附录 关于中国画学科建设诸问题--全国首届"中国画学"暨中国画发展战略研讨会学术总结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国画形式美学的展开:大学中国画艺术形式与技巧的专业训练系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