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是20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姚艺君同志主编。
- ISBN 9787103032510
- 页数 589页
-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条形码: 9787103032510
尺寸: 20.8 x 15 x 2.6 cm
重量: 558 g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分为三大部分:综述、论文、著作。《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收录的文献时限为1901年至2000年。《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所收文献是在全国主要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及已出版的书籍;有价值的雕来自版及抄本,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未正式出版的油印本和手抄本等重要的珍贵资料,《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都按正式文论收运陆常解入。
《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的编排:1.综述部分概要论述本学术领域的简要历史,20世纪的发展360百科、成就和新课题。2米.论文部分含论文目录、论文提要、论文选登三项内容析与入爱源切下判续些。
3.论文目录以发表时间为序。基本格式:著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仍江眼道无号(期号)、页次。4.个别文章多处刊载者,本目录不全部列出,只著录刊物之一。5.对直历果部分重要论文附论文提要,根据内容需要,兴及的可评步群云字数多少不限。6.选登部分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原文,仍按时间顺序排列。7.著作目录基本简真官格式: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矿害调航盾其余分项、目录排序、提要写法等均与论文同。
《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由姚艺君同志主编,服核备远致次光刘正维、杨雪英、陈爽、黄琼、黄钰等同志承担了大量穿巴态主江的具体工作。
目录
综述
一、戏曲音乐史的回眸
二、20世纪戏曲音乐的来自空前发展
(一)20世件材管交练纪上半叶戏曲流派的发展
(二)20世纪上半叶新的戏曲声腔系统崛起
1.打锣腔声腔系统
2.梁山调声腔系统
3.调子腔声360百科腔系统
4.滩黄调系统
势眼想月行阶 5.鼓腔系统
6.弦索腔系五找质地扩倍底帝统
(三)新中国成立后戏曲府重界生露听音乐的飞速发展.
1.1949年一1966年的发展
2.1966年一1976年的发展
3.1976年活局一2000年的发展
充候望伤议文三、戏曲音乐史论研究的金秋
(一)1900年一1949封还年的史论研究
(二)194望向免训节似海9年一1966年的史论研究
1.介绍论述各地剧种
2.讨论戏曲音乐及伴奏乐器应该如何改革发汽友础线距肉每尽审扩世展
3.探讨有司黄够宜号低兴境他通关音乐美学方面的问题
4.关于戏曲音乐本质特性问题的论述
5.关于戏曲音乐形态学的研究
(三)1966年一19委离于强圆条距76年的史论研究
(四)1976年_回厂问时突权何2000年的史论标买速土弱赵西火帮依研究
1.戏曲音乐的多视角研究
2.戏曲音乐研只究的"五态"、"四径"、"三线
3.剧种音乐研究
4.声错接期功材冲土报棉西内腔源流研究
5.声腔系统与声腔分类研究
6.戏曲音乐形态学的研究
论文
一、论文目录
二异看做倒准超、论文提要
京剧《红灯记》的音乐创作
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上、中、下)
从唐宋诗词到元曲的演变
流丽悠远,刚劲雄健--昆曲南北曲牌选介
读《豫剧唱腔音乐概论》
论板腔体戏曲音乐的板式
论板腔体戏曲呀附天你斤心须音乐的结构原则
豫剧音乐的里程碑--谈豫剧《朝阳沟》音乐改革的经验
京剧曲牌《夜深沉》
句读分明抒情达意--对昆曲传统唱法的一些探讨
戏曲音乐"现代化"微探
黄梅戏音乐改革漫记
黄梅戏女声真假声的运用
婺剧乱弹音乐初探
戏曲音乐中的音阶、调性变化
试论戏曲音乐的民族特左点
论京剧唱腔中的行腔、甩腔手法
京剧《玉堂春》音乐分析
扬调与屈调
关于西皮腔的起源与发展
戏曲现代戏音乐问题
论戏曲声腔兴衰的历史经验
戏曲现代戏的音乐创新与乐队建设
论当代戏曲音乐发展的总体趋势
京剧锣鼓牌子研究
论戏曲原核音调→腔句→基本板式的运动法则
京剧器乐音乐的发展
论汉族调式的平衡原则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沉:戏曲音乐的程式化
戏曲音乐的民族性
傩腔管窥--"傩应一方"与傩腔之次生特征
戏曲音乐创作也应该做到"这个
"采茶戏腔系"质疑--评《戏曲音乐史概述》相关内容
南北曲形成的文化生态
戏曲吐字的语音学分析
中国戏曲音乐"创变"谈
秦腔唱腔字调处理的基本规律
二人台音乐的旋律发展方法
二人台音乐的均、宫、调系统
弦板腔唱腔音乐特色初探
析江西采茶戏声腔分类的误区--兼谈江西各路采茶戏声腔的形式
完整纯美地呈现传统戏曲音乐一戏曲作曲理论研究
戏曲音乐形态的民族性
论苦音音阶
伴奏乐器与戏曲声腔的发展探微
豫剧的声腔体制和基本曲调
评剧音乐之源辨(上、下)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
古代戏曲音乐教育活动与理论
辰河戏《目连》高腔探源
论"扩板"是板腔体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侧重对秦腔"扩板"的研究
汉调面世与皮黄腔的个性
豫剧演唱艺术中的字、气、声、情、味
论戏曲乐队定弦
从谭腔看汉腔的划时代贡献
略论评剧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戏曲声腔的传播
京剧抒情性唱腔句幅变化的统计学研究
本土腔论--戏曲声腔分类的新思考
皮黄腔的流布与影响
……
著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戏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