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同"淦",水由缝隙进入船中, 汵 hán,古同"涵",来自水泽多;包容。
- 中文名 汵
- 拼音 gàn、hán、cén
- 注音 ㄍㄢˋ、ㄏㄢˊ、ㄘㄣˊ
- 总笔画 7
- 五笔 86:iwyn
基本信息
汉字:汵
拼音:gàn、hán、cén
注音:ㄍㄢˋ、ㄏㄢˊ、ㄘㄣˊ
部首: 氵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iwyn
五笔98:iwyn
仓颉:eoin
来自 笔顺编号:4413445
四角号码:38127
郑码:vosx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75
古候众界案该较胜清宣合籍解释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汵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韵》《集韵》$古暗切,音绀。与淦同。《说文》淦或从今作汵。水入舟隟也。一曰水名。
又《集韵》古南切360百科,音弇。义同。
又鉏簪切,音岑。池也。
又《山海经》号山多汵石。《郭璞注》汵权或音金。未详。《水经注》引经作泠石。
基本字义
- 北液宣第植[ gàn ]
- 古同"淦",水由缝隙进入船中。
- [ hán ]
- 古同"涵",水泽多;包容。
- 汵 cén
- 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