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尔·伯莱因 [Daniel Ellis Berlyne 1924.04.25-1976.11.02],英国心理学家。出生于英格兰的索尔福德,逝于加拿大的多半又握外日伦多。在剑桥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包容项黄位,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来自位。从 1962 年直到去世,他曾先后执教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阿伯丁大学,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货上大学。
- 中文名称 丹尼尔·伯莱因
- 出生地 英格兰的索尔福德
- 出生日期 1924.04.25
- 逝世日期 1976.11.02]
伯莱因心理学
左银酸氢 伯莱因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动机与唤醒、思维与心理美学,以及视觉艺术等领域。
在他看来,涉及唤醒或非唤醒机制的结构包含血液中的一些物质如激素等,包含与大脑网状组织相联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饮食将刺超激从大脑皮层传递到脑销某聚爱眼刑节两干的神经纤维。在促使唤醒的诸多因素中,有神经系统的变化,例如睡眠和清醒这两种状态的变化,还有季节变化等。当处于较高的内驱力和情绪状态时,如处于智力和肌肉的活动状态时,方有可能产生唤醒。
他特别关注美感的唤醒他提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如新奇性、好奇心、复杂性、模糊性和费解性等,可以促使唤醒的产生。他还写过有关唤醒冲代象布马提潜力的文章,提出了刺激类型的强度,以及它们引起有机体戎备的程度,或抵消冲突刺激的程度等问题。
赫布(1972)和伯莱因(1971)通过婷新两地素陈矛季考大量观察研究,提出了最佳唤醒(来自optimal arousal)理论,认为对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个360百科体偏好中等刺激水平,县冷教取名它导致最佳唤醒;而过低或过高的刺激水平都不为个体所喜好。每个个体都有着各自的最佳唤醒水平,低于这个水平时,个体寻找刺激;高于这个水平时,个体逃避刺激。
伯莱因认为审美愉悦是由以下别介想除史温两种唤醒而得到的:一是"渐进性"唤醒。在这种唤醒中,情感可以达到军套适当的程度,即紧张的情绪获得适度递增;二是"亢奋性"唤醒。吃续流主宪指情感超过可意识的程度而剧烈上升,然后在唤醒下时得到一种解除的愉快。
在对感觉经验中的新奇性进行考察时,伯莱因发现随着刺激的重复出现和时间的推移,表象间的新奇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提唱升企。他报道说,最大的套星密新奇性莫过于一个新的刺激与刚被体验过的刺激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这一疑问所起的阳固国法面振也怀绝上作用。
在考察游戏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时,他注意到由于它们都能立即对神经系统产生内剂木确固部容脱问香受在的影响,因此它们通常都能起到使人怜悯的作用。区别在于:游戏是无意义和无结果的,而艺术则是受人尊敬,被看作是人类成就的东西。更进一步说,游戏产生的愉悦是短暂的,而艺术产生的愉悦则是持久的。
主要著作
冲突、唤醒了销婷哥介娘和好奇:1960
思维的结构练歌力和方向:1965
美史置粒学与心理生物学:197上送宁部速温医小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