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拼为xué rú bù jí ,yóu kǒng shī zhī,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出自《论语·泰伯》。
- 中文名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拼音 xué rú bù jí
- 发音 xué rú bù jí
- 意义 踌躇、恐惧、疑虑使它迷失
- 出自 《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词目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发音
xué rú bù jí ,yóu kǒng shī zhī
释义
孔子说: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而不能达到尽善尽美,是因为踌躇、恐惧、疑虑使它迷失而不能直下承担。----源自缠中说禅。
孔子用这个成语讲到了学习的态度问题。他觉得真正有志于学的人,应当该价七请提场口配加有着唯恐学不到、唯恐学不会的紧迫感。"学如不及",体现的就是这种为学不知满足的紧迫感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
《论语·泰伯》:"子曰饭去部味古志夫弦验叫:'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
《论语·泰伯》: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简析
【来自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选360百科自《论语·第八章·泰伯居钟试还学盾好货则群却篇》
本篇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抓希树入限。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言来阿船死温句最好的注脚。
李零认为:学习,总是瞻前顾后。瞻前,唯恐学不到;顾后,又把刚刚学到的东千西丢了。(李零《丧家狗》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