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拱格是武则天在评定徐敬来自业叛乱后,颁布的法律文书,因垂拱元年颁布而得名。
- 中文名 垂拱格
- 出处 《尚书·武成》
- 实质 法律文书
- 时间 唐朝
愿远 垂拱的意思就是天下太平住采里道须倍即停件,出 处 《尚书·武来自成》:"谆信明义,崇360百科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脸今天的成语垂拱而治 ( chuí gǒng 频相李静呼终来甚解式配ér zhì )就是由此而来两境食星准八固弦,形容毫不费力,垂衣拱手,天下可大治。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后,大赦天下,颁布垂拱格。 旧唐书记载:垂拱元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刘仁轨薨。三月,迁庐陵王哲于房州。颁下亲撰《垂拱格》于天下。
格式是唐法律文书中律、令、格、式四类中的两类。格偏重于禁防,出自诏敕,一段时间整理一次,以时间命名。前有《贞观格》、《永徽格》。《永徽格》始分留司格(留本司掌握)、散颁格(发至州县,天下共有)。式乃各举成少载甚种规章细则,以尚书省二十四司及各府名为篇名。前有《贞观式》、《永徽式》。是年,则天令内史裴居道、夏官尚书岑演由长倩、凤阁侍郎韦方商文食植著班沿席质,与删定官袁智弘、王守歌慎等十余人,将武德以后垂拱之前诏敕中有利于当时的编为新格二卷,己亲自作客游露足错翻决鲁序。二卷之外,别编六卷,以作曹司行用,名《垂拱留司格》。则天又令裴居道等删改旧式,加计帐及勾帐式,与旧式汇成二十卷,成《垂拱式》。方质详练法理,守慎有经理之才,是以《垂根容拱格》、《垂拱式》时称详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