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嫌,汉字,拼音xián 注音ㄒ经或普计绿油ㄧㄢˊ。《说文解字》:"嫌,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从女、兼声。 "。持一禾再持一禾之认京盐持二禾是兼之范式。女、兼两范式叠加。兼女不平於心是嫌之范式。
- 中文名称 嫌
- 拼音 xián
- 注音 ㄒㄧㄢˊ
- 部首 女
- 总笔画 13
本义:厌恶,不满意。如:嫌恶(wù ㄨˋ)、嫌弃、讨人嫌。
衍义:引申指"怨"。如:尽释前嫌、嫌隙(由正酒洋失丰猜疑而形成的仇怨)。
衍义:引申指"可疑之点"。如:嫌疑、避嫌、涉嫌。
衍义:又用作姓 。
字形源流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嫌"
英语:嫌
suspicion;ill will;mind;dislike;
详细释义
嫌
xián
(1)
(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2)
罗圆室燃独绍集普 同本义 [suspicion]
嫌,一曰疑也。――东汉·许慎《说文》
礼者,相流差右马所以定亲疏,决嫌疑也。――《礼记·曲礼上》
使民无嫌。――《礼记·坊记》
岂敢有嫌哉?――《吴越春秋》
同居来自长千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卿决疑讼,狱定嫌罪。――《论衡·案书》
(3)
又如:嫌间(360百科因彼此猜疑而产生恶感);嫌微(犹嫌疑)
(4)
避忌 [taboo]
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公羊传》
(5)
又如:嫌难(因有避忌而为难)
(6)
厌恶 [dislike;disgust]
大通娘占较剂了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嫌择(嫌弃;不满意);嫌好道歉(挑剔;苛求)心织;嫌贫爱富
(城费板省针船么和拿粉核8)
看不起 [scorn]。如:嫌鄙(看不起)
嫌
xián
(1)
嫌隙,仇怨 [suspicion]
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荀子》
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2)
又如:使民无嫌;为了避嫌;涉嫌;前嫌尽释
(3)
怨恨 [ill will;grudge;hatred]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三国志》
(4)
又如:嫌恨(怨恨)
嫌猜
xiáncāi
[suspicion] 猜疑;嫌忌
交朋友不能嫌猜
眼杆同嫌犯
xiánfàn
[suspect] 嫌疑犯
嫌肥挑瘦
xiánféi-tiāoshòu
[choose whichever is to one's advantage] 挑肥拣瘦
嫌忌
xiánjì
[suspicion] 猜忌;疑忌
嫌弃
xiánqì
[dislike a厂nd avoid;cold-找又载排稳shoulder处依歌材胞] 厌恶而不愿接近
嫌弃我人
嫌恶
x正生iánwù
[a几连这味参陈一促专际地bhor;abomina及找还衡翻胜粮密te;detest;dislike;hate;loathe;revulsion] 极度反感或厌恶
嫌隙
xi肉乙八球最快ánxì
(1)
钱干弦答维模比握怎盾岁[feeling of animosity]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
久结嫌隙。――《三国志·陆逊传》
今以睢眦之恨,乃成嫌隙犊
(2)
仇怨
从来做事的人,一生嫌隙,不知火并了多少!――《初刻拍案惊奇》
远垂半头头互前准的望嫌疑
xiányí
[s吸uspect] 猜疑;怀疑
嫌疑犯
xiányífàn
[suspect] 被怀疑的人;尤指有犯罪嫌疑的人
审讯杀人嫌疑犯
嫌怨
xiányuàn
[hatred] 怨恨;仇怨
嫌憎
xiánzēng
[loathe] 厌恶憎恨
嫌
xián ㄒㄧㄢˊ
(1)
可疑之点:~疑。避~。涉~。
(2)
厌恶,不满意:~恶(wù)。~弃。讨人~。
(3)
怨:尽释前~。~隙(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
郑码:ZMUX,U:5ACC,GBK:CFD3,五笔:VUVO,
笔画数:13,部首:女,笔顺编号:5314315112234
suspicion;ill will;mind;dislike;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戸兼切《集韵》《韵会》贤兼切《正韵》胡兼切,ࠀ�协平声。《说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礼来自·曲礼》礼者,所以定亲疎,决按袁普排全嫌疑也。《又》礼不讳嫌名。《后汉·冯异传》帝曰:将军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唐书·尉迟敬德传》秦王谓尉迟敬德曰: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嫌介意。《集韵》或作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