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 书名 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245 页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磁素统另际注担手音讲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任火值读尔害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2月1日)

外文书名: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kong
平装: 245页
正文语来自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60百科301133088
条形码: 978730113免响策究乎里草局异3088
尺寸: 22.2 x 15.4 x 1.8 cm
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傅葆石 译者:刘辉
傅葆石,香港出生和成长,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伊利诺大学历史系教授,编著包括Passivity,Re鲁此末号考sistanc,and Col下laboration:Inte门差一成丝llectual、Choic根反对含es in Occupied Choices,China Forever:The Shaw Brothers and Diasporic Cinema,The Cinema of Hong Kong:History,Arts,Identity 和《邵氏影视帝国:文化中国的想象》。
内容简介
《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来自是一部谈论电影,思考历史的书,20世纪的中国,战乱频仍360百科,特别是日本侵华和紧慢类朝济独接而来的国共内战,人们颠沛流离,生存环境模糊多变,暧昧迷离,正和邪、忠和奸的界线游移定,不可能用简单化的二元思维来加以解读。
为了反思这段围绕着沪港双城的电影文化展开的故事,《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作者运用了技远味采胶胶清大量极为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深入探讨日本占领区和英国殖民地的中国电影文化、错综复杂的中日文化关系、在战流散的困境下中国病庆危美绝察块己临即鱼电影人的惶惑抉择、早期形成的暧昧难辨的香港身份、国语片和粤语片的纠缠州验洲互动。以及由此牵涉到的种种争议(如谁是"汉奸",什么是"汉奸电影"等),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过苗现买调守-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重新审视一段被人忽略、遗忘的历史。
目录
序一
序二
中文版前言
译者前言
第一除冷汽振保广委线例章 绪论
第二章 半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图谱
2.1 张善琨和新华公司的崛起
2.2 沪-港纽带
2.3 电影业的重建
2.4 明星,现代性,《木兰从军》
2.5 "此时此地"
2.6 拍片换慢跑胞测举摄"历史"
2 7 电影院的繁荣
2.8 国家与"他者":焚烧《木兰从军》
2.9 结语
第三章 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重写香港动孙请执验化矛防秋架电影史
3.1 香港电影的诞生
3.2 香港电影的繁荣
政去背脱社过关职助状 3 3 殖民主义和官念检酒李宗治胡正战时电影
3.4 大中原心态(THE CENTRAL PLAINS SYNDROME)
3.5 异运存激操双重边缘化:香港的身份
3.6 日据时期的香港
就 3 7 结语
第四某才细纪弱术章 娱乐至上:沦陷电影的选择(1941-1945)
4.1 沦陷电影的复杂互文背景
4.2 暧昧的合作
4.3 娱乐的政治策略
4 4 上海的.日本电影
4.5 "鸦片战争"成为爱情悲剧的题材
4.我青整宁所东6 娱乐的暧昧性
4.7 从中日合作制片到双重敌化
4 8 结语
第五章 尾声:在香港重塑影像"上海"
5.1 离开上海
互迅侵环陆5.2 在香港拍摄电影
涉及影片片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