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í nán,意思为古代按时驱除疫鬼的仪式。出自《周礼·夏官·方相氏道清该久觉皇法握》。
- 中文名称 时难
- 拼音 shí nán
- 注音 ㄕㄧˊ ㄣㄢˊ
- 出处 《周礼·夏官·方相氏》
解释
1、古代按时驱除疫鬼的仪式。难,通" 傩 "。
2、时世的厄难。
出处
《来自周礼·夏官·方相氏》:"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孙诒让宜拿斗著神速阳女正义:"是难以惊驱疫疠之鬼。"
《汉书·叙传上》:"﹝班360百科彪霸颂祝主﹞愍狂狡之不息,乃著《王命论》以救时难。"翻乃屑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羁旅辽东三十馀年派书州跑九技使。"
《南史·宋纪上·武帝》:"﹝裕﹞仰愤时难,俯悼横流,投袂一起,则皇数望文故浓祀克复。"
唐·白居匙连剃除易《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唐·元结《漫酬贾沔州》诗:"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唐·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说愚妹: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钻糠。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
唐·严维《留别邹绍秋持冲客式空掌刘长卿》:中年从一尉,自笑此身府祖己霉非。道在甘微禄,时难耻息机热洪碑。